注重情感教育 提高政治教学质量
摘要:为了提高政治教学质量,本文对教学过程中的愉快教学作了粗浅的阐述,旨在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求知。
关键词:情感教育;政治教学;学生发表论文网
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一谈到政治课,学生立刻会把它与抽象、空洞、教条等词汇联系在一起,政治教师仿佛也成了呆板、古怪、僵化、不合时宜之化身。面对此情此景,教师不由的感叹:政治课难上,上好政治课更难。学生则缺乏应有的热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既不利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也不利于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处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全面的发展。如何打破这一沉闷的局面,赋予政治课教学新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形成师生的双相互动,运用愉快教学法注重情感教育,不失为摆脱这一状况的最佳选择。
一、愉快教学法提出的背景
愉快教学法是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而倍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愉快教学的思想古已有之,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北宋的张载在《经学理窟》中也说到:“学至于乐,则自不已,故进也。”故希腊的苏格拉底则开创了西方愉快教育的先河。美国教育家斯宾塞在其《教育论》中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应当是快乐的”。这些思想都是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克服机械地灌输,注意带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多种手段,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针对学生好说、好动、好参与的特点,使学习成为一件乐事。因此,愉快教学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其潜能,在愉快的心境中主动求知的教育方法。?正因为愉快教学符合教育规律,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教师们应积极地将其运用到教学当中去,构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政治课教学氛围。
二、政治教学中愉快教学法的实施
要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教师要尽量做到以情动人。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感,它总是与快乐相伴出现并相互作用。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除了组织学生认真参加学校的每项活动外,还可以带着学生搞社会调查、义务劳动,参加小区的公益活动,同时还可以组织班级、学校的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小小法庭等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才干,而且感到无比快乐。
配合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自己要充分投入,始终保持高度热情,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讲课过程中除了课本中的事例外,最好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周围发生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讲清道理,使学生感觉学习不枯燥。笔者讲到“一国两制”问题时,引用了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短短的几十个字,把两岸骨肉分离的痛苦和浓烈的思乡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使学生联想到历史课中有关台湾问题的历史渊源,进而引申到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历史意义及解决台湾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学生的情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起来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就能产生,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就能增强,教师自己就更能发挥在情感教育中的向导作用,从而促进教学的进行。发表论文网
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具体实践中,学生们认真参加学校的每项活动外,笔者自己组织了小小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小法庭等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才干,而且感到了无比的快乐。
记得在九年级组织的那次倡议活动,倡议全校师生“为了保护我们的美丽校园,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请您主动将垃圾分类”的活动。班上很多同学积极投稿在校园网上刊登,主动承担起小小监督员、小小调查员、小小宣讲员的工作,带头示范垃圾分类并用调查总结出来的数据教育宣传其他的人也要这样做。通过一系列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推动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学生都不会反对政治教材理论的正确性,他们之所以缺乏学习动力是认为学来没有用。许多学生下课聊天,提起布什,伊拉克战争津津乐道,可是一旦上政治课却无精打采、哈欠连天。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以时事新闻、生动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强调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笔者不仅在课堂教学举例时注意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各种热门话题去分析,还组织学生分小组轮流定期向全班同学汇报国际国内大事并做时事评述,促使学生主动关心祖国前进步伐和实际风云变幻。
记得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之后,笔者鼓励学生们天天收看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在课堂上共同讨论生命的可贵、如何珍爱生命、国家是怎样顺民意、体民情等实质性的问题。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社会对人民生命的高度珍惜和高度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权,面对一场特大自然灾害,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畏艰难,敢于胜利,表现出了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并主动投入到为灾区捐款捐物的活动当中去。利用我国成功举办2008奥运会的契机让学生们深深体会到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综合国力的强大,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主办奥运会提供了技术保证等。通过这些让学生们在理想与现实等问题上收获很大,增添了前进的信心和动力,感觉到理论知识的学习很有必要,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看来,师生亲近感的增强确实推动了教学的开展。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实效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革命,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恰当运用可以把抽象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接受。如《维护国家统一》的教学中播放伊拉克战争的片段使学生对国家主权、领土、政权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如《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课中,利用丰富的图片教学,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祖国五千年来的巨大变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书一定要与育人相结合,政治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更要求如此。首先,学生的成绩可以有差距,但决不能以此把学生划分等级,更不能歧视后进生。情商的培养与智商是同样的重要,先成“人”再成“才”是笔者在教学中的指导思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是笔者的工作目标。任何人都是需要肯定的,成绩差距只能说明一方面的问题,而且也不是绝对的。在正面教育中除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外,还要允许学生保留个人看法。这样下来,往往是其他学科成绩较落后的学生,但在学习政治这门学科的热情却很高,同时能够正确处理好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这或许也能给我们这些政治教师一些欣慰。 发表论文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冯根水.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01.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politics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happy teaching in teaching process, hoping to motivate students’ potentials and promote students’ curiosity.
Key words: sentiment education; politics teaching; students
关键词:情感教育;政治教学;学生发表论文网
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一谈到政治课,学生立刻会把它与抽象、空洞、教条等词汇联系在一起,政治教师仿佛也成了呆板、古怪、僵化、不合时宜之化身。面对此情此景,教师不由的感叹:政治课难上,上好政治课更难。学生则缺乏应有的热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既不利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也不利于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处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全面的发展。如何打破这一沉闷的局面,赋予政治课教学新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形成师生的双相互动,运用愉快教学法注重情感教育,不失为摆脱这一状况的最佳选择。
一、愉快教学法提出的背景
愉快教学法是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而倍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愉快教学的思想古已有之,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北宋的张载在《经学理窟》中也说到:“学至于乐,则自不已,故进也。”故希腊的苏格拉底则开创了西方愉快教育的先河。美国教育家斯宾塞在其《教育论》中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应当是快乐的”。这些思想都是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克服机械地灌输,注意带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多种手段,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针对学生好说、好动、好参与的特点,使学习成为一件乐事。因此,愉快教学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其潜能,在愉快的心境中主动求知的教育方法。?正因为愉快教学符合教育规律,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教师们应积极地将其运用到教学当中去,构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政治课教学氛围。
二、政治教学中愉快教学法的实施
要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教师要尽量做到以情动人。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感,它总是与快乐相伴出现并相互作用。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除了组织学生认真参加学校的每项活动外,还可以带着学生搞社会调查、义务劳动,参加小区的公益活动,同时还可以组织班级、学校的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小小法庭等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才干,而且感到无比快乐。
配合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自己要充分投入,始终保持高度热情,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讲课过程中除了课本中的事例外,最好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周围发生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讲清道理,使学生感觉学习不枯燥。笔者讲到“一国两制”问题时,引用了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乡愁》,短短的几十个字,把两岸骨肉分离的痛苦和浓烈的思乡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使学生联想到历史课中有关台湾问题的历史渊源,进而引申到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历史意义及解决台湾问题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学生的情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起来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就能产生,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就能增强,教师自己就更能发挥在情感教育中的向导作用,从而促进教学的进行。发表论文网
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具体实践中,学生们认真参加学校的每项活动外,笔者自己组织了小小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小法庭等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才干,而且感到了无比的快乐。
记得在九年级组织的那次倡议活动,倡议全校师生“为了保护我们的美丽校园,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请您主动将垃圾分类”的活动。班上很多同学积极投稿在校园网上刊登,主动承担起小小监督员、小小调查员、小小宣讲员的工作,带头示范垃圾分类并用调查总结出来的数据教育宣传其他的人也要这样做。通过一系列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推动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学生都不会反对政治教材理论的正确性,他们之所以缺乏学习动力是认为学来没有用。许多学生下课聊天,提起布什,伊拉克战争津津乐道,可是一旦上政治课却无精打采、哈欠连天。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以时事新闻、生动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强调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笔者不仅在课堂教学举例时注意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各种热门话题去分析,还组织学生分小组轮流定期向全班同学汇报国际国内大事并做时事评述,促使学生主动关心祖国前进步伐和实际风云变幻。
记得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之后,笔者鼓励学生们天天收看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在课堂上共同讨论生命的可贵、如何珍爱生命、国家是怎样顺民意、体民情等实质性的问题。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社会对人民生命的高度珍惜和高度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权,面对一场特大自然灾害,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畏艰难,敢于胜利,表现出了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并主动投入到为灾区捐款捐物的活动当中去。利用我国成功举办2008奥运会的契机让学生们深深体会到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功、综合国力的强大,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主办奥运会提供了技术保证等。通过这些让学生们在理想与现实等问题上收获很大,增添了前进的信心和动力,感觉到理论知识的学习很有必要,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看来,师生亲近感的增强确实推动了教学的开展。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实效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革命,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恰当运用可以把抽象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易于学生接受。如《维护国家统一》的教学中播放伊拉克战争的片段使学生对国家主权、领土、政权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如《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课中,利用丰富的图片教学,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祖国五千年来的巨大变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书一定要与育人相结合,政治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更要求如此。首先,学生的成绩可以有差距,但决不能以此把学生划分等级,更不能歧视后进生。情商的培养与智商是同样的重要,先成“人”再成“才”是笔者在教学中的指导思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是笔者的工作目标。任何人都是需要肯定的,成绩差距只能说明一方面的问题,而且也不是绝对的。在正面教育中除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外,还要允许学生保留个人看法。这样下来,往往是其他学科成绩较落后的学生,但在学习政治这门学科的热情却很高,同时能够正确处理好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这或许也能给我们这些政治教师一些欣慰。 发表论文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冯根水.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01.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politics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happy teaching in teaching process, hoping to motivate students’ potentials and promote students’ curiosity.
Key words: sentiment education; politics teaching;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