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观察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186次
时间:2018年8月10日 09:59
楷体宋体黑体仿宋 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 2017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这一时期内,来到我们医院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8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投掷硬币的方法把这 86 例患者分成各43 例的研究组与参考组;给参考组患者实施物治疗,给研究组患者实施病灶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90.7%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 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4.7%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的 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以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相比于药物治疗,其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且能够有效控制术后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剖宫产术;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837(2018)05-0019-01引言
产妇接受剖宫产术后,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腹壁切口子宫膜异位症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近年来,该病症的发病率日趋上升[1]。临床上治疗该病症的过程中,首先通过血清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对患者的病症状况有全面的掌握,然后针对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病灶切除法是治疗该病症的常用疗法,药物疗法也有一定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 2017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这一时期内,来到我们医院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8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投掷硬币的方法把这 86 例患者分成各 43 例的研究组与参考组。研究组中的病人,年龄最大的 40 岁,最小的 25 岁,平均( 32.1± 1.7)岁;病程最长的是 5 年,最短的是 1 年,平均为( 2.7± 1.2)年。参考组中的病人,年龄最大的 39 岁,最小的 24 岁,平均( 32.8± 1.6)岁;病程最长的是 6 年,最短的是 2 年,平均为( 3.0± 1.3)年。
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常规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考组患者以药物疗法接受治疗。患者以每天两次,每次 2.5mg 的用药量,服用孕三稀酮;以连续治疗一个月作为一个疗程。
给研究组患者实施病灶切除术,选择患者月经期完全结束的 4 到 8 天实施手术。首先,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后,对患者的病灶状况实施全面探查,以病灶为中心,覆盖病灶周围 2.0cm 左右的组织,对患者的腹部肿块实施切除后,以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病灶。最后对切口实施缝合,并视具体情况需要进行加固;术后向患者提供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与临床疗效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标准如下[2]:患者的相关症状均完全消失,回声结节显现也完全消失,视之为显效;患者的炎症完整显示,相关症状有明显改善,视之为有效;患者的症状无明显变化,疼痛性结节依然存在,视之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 SPSS19.0 作为数据统计分析的工具,计数数据表示为(数量/百分比),以卡方检验验证组间差异;计量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方差),以 t 检验验证组间差异;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在各 43 例的两组患者中,分别有 4 例研究组患者与 14例参考组患者的治疗无效,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90.7%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 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细数据如表 1 所示。
表 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43 34( 79.1) 5( 11.6) 4( 9.3) 39( 90.7)参考组 43 26( 60.5) 3( 7.0) 14( 32.6) 29( 67.4)P <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在各 43 例患者的两组中,分别有 2 例研究组患者与 6例参考组患者出现包括月经失调、肿块增大以及闭经等不良反应,观察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4.7%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的 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细数据如表2 所示。
表 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组别 n 月经失调 肿块增大 闭经 总有效率
研究组 43 1( 2.3) 1( 2.3) 0( 0.0) 2( 4.7)参考组 43 3( 7.0) 1( 2.3) 2( 4.7) 6( 14.0)P <0.05
3 讨论
我国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社会对于剖宫产的认识不足,所以导致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然而,产妇接受剖宫产术后,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近期并发症主要有术后出现、肠根阻以及感染等,远期并发症包括腹壁切口、盆腔黏膜、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等[3]。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手术治疗该病症其疗效较为理想,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采用手术治疗,医师必须对手术流程以及相关禁忌症有全面了解,同时在手术过程中,要仔细谨慎,不可一味追求手术速度。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90.7%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 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4.7%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的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综合来说,手术疗法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控制均显著好于药物疗法。
综上所述,以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相比于药物治疗,其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且能够有效控制术后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青, 陶容妹, 李苗.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 症 200 例 临 床 分 析 [J]. 陕 西 医 学 杂 志 ,2014,06(02):704-705.
[2]孙颖. 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3(13):125-126.
[3]潘忠敏.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与治疗[J]. 中国医药指南,2016,09(02):90.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90.7%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 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4.7%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的 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以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相比于药物治疗,其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且能够有效控制术后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剖宫产术;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837(2018)05-0019-01引言
产妇接受剖宫产术后,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腹壁切口子宫膜异位症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近年来,该病症的发病率日趋上升[1]。临床上治疗该病症的过程中,首先通过血清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对患者的病症状况有全面的掌握,然后针对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病灶切除法是治疗该病症的常用疗法,药物疗法也有一定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 2017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这一时期内,来到我们医院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8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投掷硬币的方法把这 86 例患者分成各 43 例的研究组与参考组。研究组中的病人,年龄最大的 40 岁,最小的 25 岁,平均( 32.1± 1.7)岁;病程最长的是 5 年,最短的是 1 年,平均为( 2.7± 1.2)年。参考组中的病人,年龄最大的 39 岁,最小的 24 岁,平均( 32.8± 1.6)岁;病程最长的是 6 年,最短的是 2 年,平均为( 3.0± 1.3)年。
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常规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考组患者以药物疗法接受治疗。患者以每天两次,每次 2.5mg 的用药量,服用孕三稀酮;以连续治疗一个月作为一个疗程。
给研究组患者实施病灶切除术,选择患者月经期完全结束的 4 到 8 天实施手术。首先,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后,对患者的病灶状况实施全面探查,以病灶为中心,覆盖病灶周围 2.0cm 左右的组织,对患者的腹部肿块实施切除后,以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病灶。最后对切口实施缝合,并视具体情况需要进行加固;术后向患者提供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与临床疗效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标准如下[2]:患者的相关症状均完全消失,回声结节显现也完全消失,视之为显效;患者的炎症完整显示,相关症状有明显改善,视之为有效;患者的症状无明显变化,疼痛性结节依然存在,视之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 SPSS19.0 作为数据统计分析的工具,计数数据表示为(数量/百分比),以卡方检验验证组间差异;计量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方差),以 t 检验验证组间差异;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在各 43 例的两组患者中,分别有 4 例研究组患者与 14例参考组患者的治疗无效,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90.7%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 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细数据如表 1 所示。
表 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43 34( 79.1) 5( 11.6) 4( 9.3) 39( 90.7)参考组 43 26( 60.5) 3( 7.0) 14( 32.6) 29( 67.4)P <0.05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在各 43 例患者的两组中,分别有 2 例研究组患者与 6例参考组患者出现包括月经失调、肿块增大以及闭经等不良反应,观察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4.7%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的 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细数据如表2 所示。
表 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组别 n 月经失调 肿块增大 闭经 总有效率
研究组 43 1( 2.3) 1( 2.3) 0( 0.0) 2( 4.7)参考组 43 3( 7.0) 1( 2.3) 2( 4.7) 6( 14.0)P <0.05
3 讨论
我国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社会对于剖宫产的认识不足,所以导致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然而,产妇接受剖宫产术后,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近期并发症主要有术后出现、肠根阻以及感染等,远期并发症包括腹壁切口、盆腔黏膜、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等[3]。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手术治疗该病症其疗效较为理想,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采用手术治疗,医师必须对手术流程以及相关禁忌症有全面了解,同时在手术过程中,要仔细谨慎,不可一味追求手术速度。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90.7%显著高于参考组患者的 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4.7%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的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综合来说,手术疗法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控制均显著好于药物疗法。
综上所述,以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相比于药物治疗,其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且能够有效控制术后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青, 陶容妹, 李苗.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 症 200 例 临 床 分 析 [J]. 陕 西 医 学 杂 志 ,2014,06(02):704-705.
[2]孙颖. 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3(13):125-126.
[3]潘忠敏.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与治疗[J]. 中国医药指南,2016,09(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