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时期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分析及调适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122次
时间:2010年9月14日 10:01
【论文摘要】随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的不断推进,许多大学生不能正确把握自我与社会的需求,心理上产生种种矛盾与冲突,在求职择业时感到焦虑、灰心,无奈和迷茫,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本文就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表现、成因进行探讨,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调适策略。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调适对策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择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和选择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困惑与焦虑,产生各种择业心理障碍。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加以引导、疏导,采取有效策略,使他们越过择业心理障碍,正确择业。
一、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一)焦虑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其产生缘于心理冲突或挫折感受。心理冲突使人处于矛盾状态的两难境地,在现实面前无法做出选择,挫折感受即意味着人感到失望,不安甚至恐惧。从心理上看,表现为神情紧张,闷闷不乐,心情烦燥,忧心忡忡从行动上看,表现为择业时小心有余,果断不足,无法冷静,理智地面对事物。如一位即将毕业学生谈到:面临就业与择业,总会有一些难以名状的烦恼,心理经常会很着急。接到面试通知,有单位可供选择时,既感觉兴奋莫名,又感到无所适从;没有接到面试通知,无单位可以应聘时,更是感觉心急如焚,甚至不知所措……
在现实的择业过程中,大学毕业生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要经历一些痛苦和挫折。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统包分配的历史已经结束,双向选择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方式,在双向选择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毕业生之间以及用人单位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些在择业竞争中失利的学生不能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
(二)自卑
自卑是一种性格的缺陷,表现为对自身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通俗地说,自卑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缺陷的存在会导致自卑的产生,不恰当的比较也会导致自卑的产生。前者多发生在有先天缺陷的人身上,后者是由于将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外相比,或在任何场合下不断强化也许根本就子虚乌有的“缺点”,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劣势,全面否定自我。自卑是缺乏信心的表现,它不利于人正确评价自身,不能正常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过度的自卑还会产生精神不振,心灵扭曲及沮丧、孤寂,脆弱等心理现象,在择业中,缺乏大胆尝试的勇气,只看见别人的长处,盯着自己的不足。这种不对等的比较必然会得出“我不行”的结论,产生自惭形秽的心理一庄“你对你的专业,能找到工作是否有信心”的问卷调查中显示,47.6%的人回答“有些信心”,28.6%的人回答“毫无信心”,只有21.7%的人回答“很有信心”,充满自信的比例较小。
(三)孤傲
同自卑相反,孤傲则是过高估计自身实力而产生的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技高一筹而对别人不屑一顾。在择业的过程中,对用人单位挑来挑去,既要求可观的收入,又要求有一定的地位。对毕业生来讲,孤傲是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表现,反映了毕业生的狭隘与不成熟。我们知道:仅仅四年的学习经历并不能代表就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是有区别的,学得好就不一定会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问题,如果大学生一味的孤芳自赏,自以为是,结果只能在择业竞争中四处碰壁,而且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让人很难接受这种盛气凌人的架势,更谈不上录用了。
此外,毕业生除了上述择业心理障碍以外,还存在着依赖、攀比等心理障碍。依赖表现为缺乏独立意识,优柔寡断,不敢或不愿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而且将希望寄托在学校、家长和亲朋好友身上,自己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攀比,也是毕业生择业过程中极易出现的不良心态一旦发现自己无法找到与别人相当的工作时,往往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感到强烈的失落或不满,无法保持平和的心情面对身边的事物,损害身心健康。
二、大学生产生择业心理障碍的成因
(一)大学生自身原因
1、择业认知心理的偏差。认知是对人和客观事物的了解,并根据这种了解作出恰当的行为。它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系列心理活动。大学生的择业认知心理指的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对社会与择业有关事物的认识了解以及选择职业过程中的推理与决策。大学生的择业认知心理对选择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通过有关调查资料分析,目前大学生的择业认知心理状况出现了以下现象:
第一、自我估价的偏差这种偏差存在两种极端:一是自我估价过高,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过分悦纳自己,盲目自信或自负,在择业中,往往认为大多数的职位都与自己的才能不匹配,结果失去大量的就业机会,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挫折;二是自我估价过低,不能觉察自己的优势与长处,夸大自己的不足与缺陷,伴随着种种评价产生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自卑心理,不敢面对择业。
第二、对专业对口的认知偏差。相当大一部分学生认,就业必须专业对口,才能才尽其用,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过分苛求专业对口,缺乏对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认识,每位毕业生不可能都专业对口,致使许多学生对于非本专业的只需稍做努力和调整就能够胜任的职业视而不见,人为的使就业渠道变得狭窄。
第三、对职业认识的偏差。大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缺乏全面了解职业渠道和信息,对职业道德规范,规章制度、规定说明,以及社会对求职人员的隐性潜在要求,包括衣着装饰、礼仪习惯、劳动素质,就业意识等方面了解甚少,多数的学生对职业的认识仅靠他人的舆论、什么职业”热“就向往什么样的职业。
第四、对社会认识的偏差。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存在较多的想象成份,对影响择业的因素认识不足。因受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对社会的了解没有全面,实际的体验,有的把社会想象的比较美好,对社会的复杂情况及影响就业的因素知之甚少,因而择业的期望值往往偏高,不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脱离了社会的实际要求。社会心理学认为,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冲突越大。
2、大学生择业人格方面存在问题。
第一,择业个性倾向方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呈现功利化取向,即择业时越来越看重经济、待遇和个人发展等实际功利因素,很少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区工作;目光短浅,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工作条件,经济收入等眼前利益,忽视职业的长远发展;求稳守旧,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仍是大学生愿意选择的工作单位。如《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开展的”首届中国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把上海、深圳、北京三个城市作为首选地点就业的,占被调查学生的72%;选择月工资2000一4000元以上的占被调查的学生的半数以上。而且大学生希望一次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自己去创业;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对职业的意义认识不当。
第二,择业过程中暴露出诸多不健全的人格心理特征。如就业挫折承受力差,缺乏自信心或过于自负,竞争或进取精神不够,合作性和冒险性较差等等。这些人格特征不仅会影响个体择业能力的发挥和择业活动中的表现,而且会影响个体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社会原因
1、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增大了择业的竞争力。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而就业总需求则增大缓慢。2002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145万,比2001年多30万,而全国用人需求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2003年应届毕业生达到212万人,比2003年增加67万人,而社会需求增长相对缓慢,基本上与上一年持平。到2005年,我国的应届大学生将达到330多万人,加上民办高校,全部人数将达到5OO万左右,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无疑将使已经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更加失衡,甚至畸形发展,使大学生产生就业危机感。
2、部份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制约着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大中企业采取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也实行“精简分流,精兵简政”。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统计,截止2002年3月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已达
3.如把农村进城的劳动力也包括在内,则实际隐性失业率达15%。大学毕业生除个别社会缺专业外,大多数的学生也不得不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挑战。这正如国情问题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曾讲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正面临着世界上最大的就业战争”。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就象一朵挥不去的乌云压在高校的上空。今年10月,我市一县中在我院选聘一位中文系2000级应届毕业生,就有150多名学生递上推荐表,可见就业形势的紧张,学生感到恐慌。
(三)学校原因
1、学校教学的某些缺陷。当前我国大学生因就业难而产生心理障碍与很多大学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有密切联系。“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生择业产生自卑和焦虑的主要因素。有关人士对全国l1所本科高校的调查结果表明:有63.9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文凭与实际水平不太一致,学校开设的专业课“不太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科知识陈旧,影响他们的择业。”
2、择业心理指导工作滞后。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种种心理适应问题。如何对待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改革步子加快,竞争激烈,信息量大.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解决毕业生心理适应问题更显得迫切。但是,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择业心理咨询工作中还很不够,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
三、调适对策
大学生在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造成个人就业的困难,这种非理性情绪的不断散,不但雹害自己,也危害社会。所以,我们必须运用心理手段加以调适。
(一)大学生要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1世纪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应注意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自己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因为走出校门或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并不等于有了各类岗位所需要的应用能力。所以,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应争取更多地培养一些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大学生要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适
在择业中,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矛盾和冲突,毕业生应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特别要注意培养自身抗挫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奉献精神,创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等。
(三)学校应加强全方位的择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的择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而科学的工作。学校不但要深化教学改革,更新狭隘陈旧与实际需要脱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学校应设专门的择业指导机构,通过专题讲座,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咨询、心理测试、信息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的择业能力进行专门和科学的指导,而这种指导工作要深入到各年级中去,掌握好各年级辅导的侧重点。一年级应侧重择业认知与规划能力的培养,重点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二年级侧重自我认知与基本能力的培养,重点指导学生客观正确认识自我,努力完善和塑造自己,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三年级侧重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社会职业和需求,拓宽知识面,发展各方面能力,择业的自主性和择业决策的能力;四年级重点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择业目标,掌握面试求职的具体技巧,有效预防和解决学生求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这几个阶段有机结合,互相衔接,提高大学生的择业能力。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调适对策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择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和选择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困惑与焦虑,产生各种择业心理障碍。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加以引导、疏导,采取有效策略,使他们越过择业心理障碍,正确择业。
一、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
(一)焦虑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其产生缘于心理冲突或挫折感受。心理冲突使人处于矛盾状态的两难境地,在现实面前无法做出选择,挫折感受即意味着人感到失望,不安甚至恐惧。从心理上看,表现为神情紧张,闷闷不乐,心情烦燥,忧心忡忡从行动上看,表现为择业时小心有余,果断不足,无法冷静,理智地面对事物。如一位即将毕业学生谈到:面临就业与择业,总会有一些难以名状的烦恼,心理经常会很着急。接到面试通知,有单位可供选择时,既感觉兴奋莫名,又感到无所适从;没有接到面试通知,无单位可以应聘时,更是感觉心急如焚,甚至不知所措……
在现实的择业过程中,大学毕业生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要经历一些痛苦和挫折。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统包分配的历史已经结束,双向选择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方式,在双向选择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毕业生之间以及用人单位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些在择业竞争中失利的学生不能很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
(二)自卑
自卑是一种性格的缺陷,表现为对自身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通俗地说,自卑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缺陷的存在会导致自卑的产生,不恰当的比较也会导致自卑的产生。前者多发生在有先天缺陷的人身上,后者是由于将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外相比,或在任何场合下不断强化也许根本就子虚乌有的“缺点”,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劣势,全面否定自我。自卑是缺乏信心的表现,它不利于人正确评价自身,不能正常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过度的自卑还会产生精神不振,心灵扭曲及沮丧、孤寂,脆弱等心理现象,在择业中,缺乏大胆尝试的勇气,只看见别人的长处,盯着自己的不足。这种不对等的比较必然会得出“我不行”的结论,产生自惭形秽的心理一庄“你对你的专业,能找到工作是否有信心”的问卷调查中显示,47.6%的人回答“有些信心”,28.6%的人回答“毫无信心”,只有21.7%的人回答“很有信心”,充满自信的比例较小。
(三)孤傲
同自卑相反,孤傲则是过高估计自身实力而产生的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技高一筹而对别人不屑一顾。在择业的过程中,对用人单位挑来挑去,既要求可观的收入,又要求有一定的地位。对毕业生来讲,孤傲是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表现,反映了毕业生的狭隘与不成熟。我们知道:仅仅四年的学习经历并不能代表就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是有区别的,学得好就不一定会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问题,如果大学生一味的孤芳自赏,自以为是,结果只能在择业竞争中四处碰壁,而且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让人很难接受这种盛气凌人的架势,更谈不上录用了。
此外,毕业生除了上述择业心理障碍以外,还存在着依赖、攀比等心理障碍。依赖表现为缺乏独立意识,优柔寡断,不敢或不愿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而且将希望寄托在学校、家长和亲朋好友身上,自己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攀比,也是毕业生择业过程中极易出现的不良心态一旦发现自己无法找到与别人相当的工作时,往往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感到强烈的失落或不满,无法保持平和的心情面对身边的事物,损害身心健康。
二、大学生产生择业心理障碍的成因
(一)大学生自身原因
1、择业认知心理的偏差。认知是对人和客观事物的了解,并根据这种了解作出恰当的行为。它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系列心理活动。大学生的择业认知心理指的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对社会与择业有关事物的认识了解以及选择职业过程中的推理与决策。大学生的择业认知心理对选择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通过有关调查资料分析,目前大学生的择业认知心理状况出现了以下现象:
第一、自我估价的偏差这种偏差存在两种极端:一是自我估价过高,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过分悦纳自己,盲目自信或自负,在择业中,往往认为大多数的职位都与自己的才能不匹配,结果失去大量的就业机会,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挫折;二是自我估价过低,不能觉察自己的优势与长处,夸大自己的不足与缺陷,伴随着种种评价产生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自卑心理,不敢面对择业。
第二、对专业对口的认知偏差。相当大一部分学生认,就业必须专业对口,才能才尽其用,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过分苛求专业对口,缺乏对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认识,每位毕业生不可能都专业对口,致使许多学生对于非本专业的只需稍做努力和调整就能够胜任的职业视而不见,人为的使就业渠道变得狭窄。
第三、对职业认识的偏差。大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缺乏全面了解职业渠道和信息,对职业道德规范,规章制度、规定说明,以及社会对求职人员的隐性潜在要求,包括衣着装饰、礼仪习惯、劳动素质,就业意识等方面了解甚少,多数的学生对职业的认识仅靠他人的舆论、什么职业”热“就向往什么样的职业。
第四、对社会认识的偏差。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存在较多的想象成份,对影响择业的因素认识不足。因受年龄和阅历的局限,对社会的了解没有全面,实际的体验,有的把社会想象的比较美好,对社会的复杂情况及影响就业的因素知之甚少,因而择业的期望值往往偏高,不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脱离了社会的实际要求。社会心理学认为,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冲突越大。
2、大学生择业人格方面存在问题。
第一,择业个性倾向方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呈现功利化取向,即择业时越来越看重经济、待遇和个人发展等实际功利因素,很少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区工作;目光短浅,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工作条件,经济收入等眼前利益,忽视职业的长远发展;求稳守旧,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仍是大学生愿意选择的工作单位。如《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开展的”首届中国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把上海、深圳、北京三个城市作为首选地点就业的,占被调查学生的72%;选择月工资2000一4000元以上的占被调查的学生的半数以上。而且大学生希望一次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自己去创业;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对职业的意义认识不当。
第二,择业过程中暴露出诸多不健全的人格心理特征。如就业挫折承受力差,缺乏自信心或过于自负,竞争或进取精神不够,合作性和冒险性较差等等。这些人格特征不仅会影响个体择业能力的发挥和择业活动中的表现,而且会影响个体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社会原因
1、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增大了择业的竞争力。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上升,而就业总需求则增大缓慢。2002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145万,比2001年多30万,而全国用人需求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2003年应届毕业生达到212万人,比2003年增加67万人,而社会需求增长相对缓慢,基本上与上一年持平。到2005年,我国的应届大学生将达到330多万人,加上民办高校,全部人数将达到5OO万左右,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无疑将使已经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更加失衡,甚至畸形发展,使大学生产生就业危机感。
2、部份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制约着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有大中企业采取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也实行“精简分流,精兵简政”。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统计,截止2002年3月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已达
3.如把农村进城的劳动力也包括在内,则实际隐性失业率达15%。大学毕业生除个别社会缺专业外,大多数的学生也不得不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挑战。这正如国情问题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曾讲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正面临着世界上最大的就业战争”。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就象一朵挥不去的乌云压在高校的上空。今年10月,我市一县中在我院选聘一位中文系2000级应届毕业生,就有150多名学生递上推荐表,可见就业形势的紧张,学生感到恐慌。
(三)学校原因
1、学校教学的某些缺陷。当前我国大学生因就业难而产生心理障碍与很多大学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有密切联系。“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生择业产生自卑和焦虑的主要因素。有关人士对全国l1所本科高校的调查结果表明:有63.9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文凭与实际水平不太一致,学校开设的专业课“不太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科知识陈旧,影响他们的择业。”
2、择业心理指导工作滞后。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着需要解决的种种心理适应问题。如何对待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改革步子加快,竞争激烈,信息量大.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解决毕业生心理适应问题更显得迫切。但是,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择业心理咨询工作中还很不够,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
三、调适对策
大学生在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造成个人就业的困难,这种非理性情绪的不断散,不但雹害自己,也危害社会。所以,我们必须运用心理手段加以调适。
(一)大学生要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1世纪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应注意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自己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等,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因为走出校门或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并不等于有了各类岗位所需要的应用能力。所以,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应争取更多地培养一些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大学生要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适
在择业中,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挫折矛盾和冲突,毕业生应学会全面了解社会,客观地分析、评价自我,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特别要注意培养自身抗挫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奉献精神,创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等。
(三)学校应加强全方位的择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的择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而科学的工作。学校不但要深化教学改革,更新狭隘陈旧与实际需要脱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学校应设专门的择业指导机构,通过专题讲座,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咨询、心理测试、信息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的择业能力进行专门和科学的指导,而这种指导工作要深入到各年级中去,掌握好各年级辅导的侧重点。一年级应侧重择业认知与规划能力的培养,重点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二年级侧重自我认知与基本能力的培养,重点指导学生客观正确认识自我,努力完善和塑造自己,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三年级侧重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社会职业和需求,拓宽知识面,发展各方面能力,择业的自主性和择业决策的能力;四年级重点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择业目标,掌握面试求职的具体技巧,有效预防和解决学生求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这几个阶段有机结合,互相衔接,提高大学生的择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