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104次
时间:2010年9月02日 14:06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指导 专业课教师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国家、社会、高校都在努力改善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但在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方面还缺乏创新。本文分析了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并对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中指出:“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为了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目前各高校成立了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就业指导中心或办公室),培训就业指导师等专业人才,组成以学校就业专门机构人员、学院(系)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专职队伍负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跨越式的发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也相应地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往简单的政策性、观念性的就业指导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他们渴望在职业素质培养、就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等多方面得到更深层次的指导。虽然现有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已初具规模,熟悉学生情况,并拥有一定的用人单位资源,能较顺利完成毕业生的推荐工作,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工作单位的落实,但也存在着以下问题:就业指导老师大多来源于党务、政工领域,整体学历层次不高,缺乏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开展全新工作的需要;同时,他们长期习惯于作为管理者的身份,短期内难以转变角色,难于用新的理念为学生提供辅导和咨询服务等不足。因此,为了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发挥专业课教师熟悉专业、了解学生的优势,建立全员参与的有效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i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不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也结合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的就业指导工作,但是存在以下不足。
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缺乏专业背景,针对性不强。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模式是:学校领导一学院主管领导一辅导员(班主任)的学生管理系统,他们大多不是专业的职业咨询师,没有接受专业知识的培训。一般来说,只能在普遍问题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针对性不强,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的指导,而占学校教职员工大多数的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关注不多,以致出现了教学工作和就业工作处于各自为战的“现象”。
就业指导内容上缺乏职业成才教育和全程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尽管许多院校都已经开设了就业指导课,有的也已经真正纳人学校的教学课程体系,但是由于开设此门课程时间不长,在教学内容上往往仅是为学生提供政策法规、职业信息、求职技巧等应急性和支招性的指导,缺乏职业成才以及职业生涯教育,总的来说,理论知识相对较多,实际性和应用型的知识较少,如: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能力、职业心理、如何制作简历、面试的技巧、面试的礼仪等等。
就业指导课程形式上单一。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主要采取课堂讲授和讲座的方法。这种“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明显凸显其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授课形式上,可采用团体咨询、拓展训练、职场演习、参观企业等多种方式,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就业指导时间上的误区。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往往是在临近毕业时才开设。其实包含择业观的树立、就业知识的讲授、就业意识培养等内容的就业指导应该是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主线之一,但是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特点教授不同的内容,而不是在大四或临近毕业临时抱佛脚。
2专业课教师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
专业课教师作为高校发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在学生就业指导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专业课教师可以利用专业课的讲授,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利用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机会,开展全程性、连续性、个体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合理地设计、实施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专业课教师是学生学业的引领者,他们在大学生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其学识受学生崇敬,他们的话语容易让学生接受,做就业指导思想工作也有一定的说服力。专业课教师相对熟悉所教学科的专业特点和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优势、长处与不足,在日常教学和课余交流中,通过沟通和了解,能较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确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和方向,促进其在校期间有的放矢自觉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专业课教师能够利用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可以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对行业的了解,把教学工作和就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职业能力(或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其专业技能,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对本行业了解的优势,引导学生沿着行业要求合理发展。目前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与企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不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竞争力的情况比较普遍。就业创业指导专家丁力教授曾指出:学校和企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不完全一样,有三个错位。一是企业的岗位和学校的专业本身存在着错位,专业设置需要一段时间、需要一个过程,而用人单位所需岗位必须紧跟市场变化,大学所设专业和社会用人需求岗位存在“时滞”;二是高校人才观和企业用人观存在差异,学校的人才观更多看重学生的学业、在校的表现,而对于企业,为企业作出贡献、创造利润的就是人才;三是,高校培养人才价值观和用人单位人才价值观又有不同点。专业教师在本行业中已有一定的建树,并对行业内的信息变化十分熟悉、快捷,因此,专业教师比起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在避免出现以上“差异”更有优势,并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教育,利于矫正“毕业生”这种教育产品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3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发挥专业教师在就业指导中的优势,寻求有效的途径,能弥补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不足。
专业教师纳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形成专家、就业指导中心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及专业课教师四位一体的体制。专家针对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负责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测评和正确引导,提供给学生及时准确的信息,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向学生有意识的灌输与就业相关的知识,专业课教师负责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及发展前景、就业方向的知识,从而营造一个“全员参与、全程渗透”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氛围。
将就业指导内容分阶段地渗透到日常专业课教学中。将就业指导课纳人学校的教学系统,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成才教育和全程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挑选优秀的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改变单纯在高年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使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阶段,并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指导,确保高校就业指导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在新生教育阶段,主要是学生自我探索阶段。专业课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信息传达,使学生更好了解本专业的特点、所学的内容、研究前沿、就业前景以及自己的发展空间,从而尽早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二年级是学生拓展职业生涯视野阶段。在这一阶段,专业课教师可以利用专业课讲授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各种不同的职业和工作;三年级是学生缩小范围选择职业的阶段。专业课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与学生探讨自己的职业观点,并给学生一定的意见;四年级是学生作出决定的阶段。专业课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的需求,提供一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结合专业课开展形式各样的职业指导。专业课教师可以采取四种方式丰富就业指导的形式:①素质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是在体验中接受培训的特殊教育方式,是一种适用于现代人和现代组织的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手段,专业课教师可以合理使用拓展训练,不仅能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②职业技能训练。在校内结合专业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如:医学院校的临床技能大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成立本科生科研站或者小组进行科研活动有助于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提升学生将来毕业的竞争力。③校友经验分享。为学生设定专业杰出人才访谈,专业教师结合自己在一线工作的实况进行现身说法引导学生为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有助于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更具实效,避免凭空设计。④竞赛性活动。由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发挥专业教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的专业指导作用,共同为学生搭建自我规划的平台,并在竞赛中让学生更为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汲取他人所长。
制定鼓励和调动专业课教师参与就业工作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激励专业课教师参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实行学生就业率的高低与招生的数量挂钩,就业好的专业可以多招生,就业差的专业则减少招生名额,学生数量的多少与教师的收人紧密相关;按推荐人数给予一定的课时补贴;实行导师制,即专业课教师与高年级学生(三、四年级的学生)之间确立固定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由专业课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对受指导学生或者班级进行就业指导,把指导学生就业纳人专业教师的工作范围,对成绩突出者要予以表彰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参加进修、各项评优选好等方面优先考虑,调动授课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就业工作,为学生充分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发挥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帮助学生科学合理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各种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强的活动,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国家、社会、高校都在努力改善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但在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方面还缺乏创新。本文分析了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并对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中指出:“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为了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目前各高校成立了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就业指导中心或办公室),培训就业指导师等专业人才,组成以学校就业专门机构人员、学院(系)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专职队伍负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跨越式的发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也相应地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以往简单的政策性、观念性的就业指导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他们渴望在职业素质培养、就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等多方面得到更深层次的指导。虽然现有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已初具规模,熟悉学生情况,并拥有一定的用人单位资源,能较顺利完成毕业生的推荐工作,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工作单位的落实,但也存在着以下问题:就业指导老师大多来源于党务、政工领域,整体学历层次不高,缺乏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开展全新工作的需要;同时,他们长期习惯于作为管理者的身份,短期内难以转变角色,难于用新的理念为学生提供辅导和咨询服务等不足。因此,为了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发挥专业课教师熟悉专业、了解学生的优势,建立全员参与的有效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i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不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也结合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的就业指导工作,但是存在以下不足。
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缺乏专业背景,针对性不强。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模式是:学校领导一学院主管领导一辅导员(班主任)的学生管理系统,他们大多不是专业的职业咨询师,没有接受专业知识的培训。一般来说,只能在普遍问题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针对性不强,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的指导,而占学校教职员工大多数的专业课教师对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关注不多,以致出现了教学工作和就业工作处于各自为战的“现象”。
就业指导内容上缺乏职业成才教育和全程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尽管许多院校都已经开设了就业指导课,有的也已经真正纳人学校的教学课程体系,但是由于开设此门课程时间不长,在教学内容上往往仅是为学生提供政策法规、职业信息、求职技巧等应急性和支招性的指导,缺乏职业成才以及职业生涯教育,总的来说,理论知识相对较多,实际性和应用型的知识较少,如: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能力、职业心理、如何制作简历、面试的技巧、面试的礼仪等等。
就业指导课程形式上单一。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主要采取课堂讲授和讲座的方法。这种“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明显凸显其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授课形式上,可采用团体咨询、拓展训练、职场演习、参观企业等多种方式,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就业指导时间上的误区。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往往是在临近毕业时才开设。其实包含择业观的树立、就业知识的讲授、就业意识培养等内容的就业指导应该是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主线之一,但是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特点教授不同的内容,而不是在大四或临近毕业临时抱佛脚。
2专业课教师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
专业课教师作为高校发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在学生就业指导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专业课教师可以利用专业课的讲授,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利用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机会,开展全程性、连续性、个体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合理地设计、实施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专业课教师是学生学业的引领者,他们在大学生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其学识受学生崇敬,他们的话语容易让学生接受,做就业指导思想工作也有一定的说服力。专业课教师相对熟悉所教学科的专业特点和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优势、长处与不足,在日常教学和课余交流中,通过沟通和了解,能较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确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和方向,促进其在校期间有的放矢自觉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专业课教师能够利用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可以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对行业的了解,把教学工作和就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职业能力(或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其专业技能,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专业教师可以利用对本行业了解的优势,引导学生沿着行业要求合理发展。目前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与企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不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竞争力的情况比较普遍。就业创业指导专家丁力教授曾指出:学校和企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不完全一样,有三个错位。一是企业的岗位和学校的专业本身存在着错位,专业设置需要一段时间、需要一个过程,而用人单位所需岗位必须紧跟市场变化,大学所设专业和社会用人需求岗位存在“时滞”;二是高校人才观和企业用人观存在差异,学校的人才观更多看重学生的学业、在校的表现,而对于企业,为企业作出贡献、创造利润的就是人才;三是,高校培养人才价值观和用人单位人才价值观又有不同点。专业教师在本行业中已有一定的建树,并对行业内的信息变化十分熟悉、快捷,因此,专业教师比起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在避免出现以上“差异”更有优势,并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教育,利于矫正“毕业生”这种教育产品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3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发挥专业教师在就业指导中的优势,寻求有效的途径,能弥补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不足。
专业教师纳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形成专家、就业指导中心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及专业课教师四位一体的体制。专家针对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负责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测评和正确引导,提供给学生及时准确的信息,辅导员和班主任负责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向学生有意识的灌输与就业相关的知识,专业课教师负责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及发展前景、就业方向的知识,从而营造一个“全员参与、全程渗透”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氛围。
将就业指导内容分阶段地渗透到日常专业课教学中。将就业指导课纳人学校的教学系统,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成才教育和全程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挑选优秀的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改变单纯在高年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使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阶段,并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指导,确保高校就业指导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在新生教育阶段,主要是学生自我探索阶段。专业课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信息传达,使学生更好了解本专业的特点、所学的内容、研究前沿、就业前景以及自己的发展空间,从而尽早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二年级是学生拓展职业生涯视野阶段。在这一阶段,专业课教师可以利用专业课讲授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各种不同的职业和工作;三年级是学生缩小范围选择职业的阶段。专业课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与学生探讨自己的职业观点,并给学生一定的意见;四年级是学生作出决定的阶段。专业课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的需求,提供一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结合专业课开展形式各样的职业指导。专业课教师可以采取四种方式丰富就业指导的形式:①素质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是在体验中接受培训的特殊教育方式,是一种适用于现代人和现代组织的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手段,专业课教师可以合理使用拓展训练,不仅能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②职业技能训练。在校内结合专业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如:医学院校的临床技能大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成立本科生科研站或者小组进行科研活动有助于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提升学生将来毕业的竞争力。③校友经验分享。为学生设定专业杰出人才访谈,专业教师结合自己在一线工作的实况进行现身说法引导学生为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有助于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更具实效,避免凭空设计。④竞赛性活动。由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发挥专业教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的专业指导作用,共同为学生搭建自我规划的平台,并在竞赛中让学生更为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汲取他人所长。
制定鼓励和调动专业课教师参与就业工作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激励专业课教师参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实行学生就业率的高低与招生的数量挂钩,就业好的专业可以多招生,就业差的专业则减少招生名额,学生数量的多少与教师的收人紧密相关;按推荐人数给予一定的课时补贴;实行导师制,即专业课教师与高年级学生(三、四年级的学生)之间确立固定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由专业课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对受指导学生或者班级进行就业指导,把指导学生就业纳人专业教师的工作范围,对成绩突出者要予以表彰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参加进修、各项评优选好等方面优先考虑,调动授课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就业工作,为学生充分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发挥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优势,帮助学生科学合理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各种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强的活动,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