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声 育人无痕—— 感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德建设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须从自身做起,在自己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用爱铸就师魂,用心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甘坐“冷板凳”;转变观念,全面创新教学;淡泊名利,追求崇高境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为精品,成为吸引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向上的“催化剂”。
[关键词]高校教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 师德建设 教学改革
在当前社会风气影响下,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厌学现象,导致高校教师“教课难”。而对于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来说,由于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更是难上加难。怎样改进这种状况,是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既不能抱怨社会,也不能气恼学生,要从自己的教学工作做起,在自己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中,塑师德,铸师魂,尽最大的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为精品,成为吸引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向上的“催化剂”。
一、用爱铸就师魂,用心培育学生
1.要用师德感召学生
哲学家王充说过:“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曾国藩提出:“德为水之源,才为树之根,有德无才是愚人,有才无德是小人,愚人可教,小人不可用也。”学生看老师也是这样,既看才,也看德。无才无德,学生厌恶你;有才无德,学生敬畏你;有德无才,学生同情你;只有德才兼备,学生才会真心拥戴你。笔者认为,要想当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就要贯彻胡锦涛主席在2007年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时提出的“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四点希望”是对新时期师德精神的新阐述、新概括,是对教师岗位的严格要求,也是新时期教师品格的基本准则,指明了为师从教的正确方向。教师要用“四点希望”自励自勉,努力成为兼具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近两年流行的“点评老师网”,很耐人寻味。从网上评价教师的情况看,教师的学识、资历、能力、外表等都会成为受学生好评的因素,但是真正能够打动学生内心的,是教师的人格和道德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一生。由于师德具有以身立教的作用,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更加重视道德修养,努力以自己的人格道德去影响和形成学生的人格道德,以自身的情操去陶冶学生的情操。
2.要有对工作的事业心
作为教师,强烈的敬业意识和忠诚自己本职工作的事业心,敬重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本职工作的使命感,是从事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
做敬业的教师首先要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谋生的职业。要热爱自己选择的事业,只有用爱撒播希望,用心浇灌智慧,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在当前社会大环境影响下,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多是带着观望的态度来听课的,有的甚至有逆反心理。这就要求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在每学期的前几节课,与学生“拔河”,使出双份的力气,把学生“拉”过来,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可学的、管用的,否则学生就不会再对这门课感兴趣。
学生不认真听课,怪不得学生,责任在教师身上。身为教师,就要把目标定位在“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每一节课都要精心准备,理清自己的思路,怎样讲明重点难点,怎样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驾驭课堂,都要熟记在心,并且认真地自我演练,使每一节课都展现自己当时的最好水平。课后再认真总结,回忆自己哪部分讲的自己满意,学生反映也好,哪部分还要进一步改进。
3.要有对学生的责任心
古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之言。既然为“父”,就要关心爱护学生,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责任。“遵循规律,为人师表”,是教师提高教育能力的原则和方法。教师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通过自己的榜样、模范、表率作用去感染教育每一个学生,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4.要体现对学生的亲和力
让人惧不如让人敬,让人敬不如让人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要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外,还要注重增强自身的亲和力,增加一些讲课的幽默和与学生的互动,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样才能听到学生的心声,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才能真正因材施教,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
二、严谨治学,甘坐“冷板凳”
在当前受市场经济影响、社会比较浮躁的情况下,广大教师应当铭记当年范文澜先生的名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
1.要不断充电,尽力完善自己
教书育人,学高为师。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教师须学识渊博,学业精深,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相关领域的知识,具有跨专业、跨学科的结合力,能够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更要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存储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做终身学习的楷模,这样才会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妙语连珠,深深地吸引学生。
2.要严谨笃学,甘于忍受寂寞
由于教育劳动效果的长期性、迟效性,它要求教师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严谨笃学,甘于忍受寂寞,努力克服困难,深入细致、持之以恒地做好教育工作,无私奉献、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它依靠的是内心的信念,需要教师自己凭着良心去备课、讲课和面对学生,需要沉下心来学习各种相关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3.要刻苦钻研,舍得付出心血
教师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付出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想讲好更多的课,在更多的班级受欢迎,就须刻苦钻研,从事艰苦的脑力劳动。干好教师这份工作,要舍得付出精力和心血。
三、转变观念,全面创新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这种创新应该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教育观念的创新,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是诠释前人的思想和即有的知识,要想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真正受到学生欢迎,在当前新的国际环境和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就要大胆探究,踊跃投身于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2.教学内容的创新,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大学的教学不同于中学或中专的注重阐释教材,说明知识点“是什么”,而是要考虑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的基本知识性的内容可以略讲,注重阐释“为什么是这样”,通过旁征博引,介绍国内外一些前沿性的争鸣观点,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根据不同课程的不同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内容很通俗,学生能够读懂时,就超越教材,列出专题精讲,拓宽学生知识面;内容非常重要,必须让学生充分理解时,就紧扣教材,深入浅出,或通过搞活动,让学生深刻领会教材内容。
3.教学方法的创新,处理好传授与学习的关系
教师教育学生,要通过言教,这是教师应尽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更多是通过身教实现的,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中学会做人和做事。“以人为本”, 就是在传授与学习的相互活动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准备时,不仅要“备课本”,分析如何处理教材,还要“备学生”,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可能困惑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满堂灌,而要有与学生的互动,为学生提供一个提出问题、获得解答的时间,使师生之间和谐相处。
4.教学形式的创新,处理好传统教学与教学变革的关系
素质教育的实施给师德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教师职业技能的建设就成为大学教师中师德建设的重要主题。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形象,引进新的教学方法与形式,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熟练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直接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给学生更多、更新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淡泊名利,追求崇高境界
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境界区别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种类型。“自然境界”是人生境界中一种层次最低的境界,行为特征是“顺习而行”,“照例行事”。“功利境界”对自己的行为已有了清楚地了解,要通过自己“心灵的计划”和自觉的行为来谋求自身的利益,“为利”是其行为特征。“道德境界”是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行为特征是“行义”、“为公”,目的在“贡献”,重“与”。“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行为特征是“事天”,可以使人的生活获得最大的意义,使人生具有最高价值。
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上层建筑,最核心的本质是给学生以实际教益,首先教师自己要提升自己的境界,超越“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实践“道德境界”,追求“天地境界”。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具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态度和行为。
1.要有无私奉献的远大志向
教师作为社会上文化层次较高、价值取向理性化程度较高的群体,仅从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的角度提高道德水准是不够的,还应从深层次上即从理想志向等思想根源上分析。教育工作是无止境的、艰辛的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的价值无法用具体的器械来度量,教师的工作是“树人”工程,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收获,因而不能换回等价的报偿。这样,教师用以调控自己工作的职业道德必然要以无私奉献为基础。教师要有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平和心态。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2.要理智对待名与利
作为自然的人、生物的人,人对金钱、财富、地位的追求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一个理智的、社会的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有奋斗目标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能仅仅追求物质享受和名利地位,而要追求我们人生价值的实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要对自己的事业有感恩意识
一名受学生爱戴的称职教师,虽然会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会缺少一些令人羡慕的名誉地位,但也在收获着其他职业没有的欢乐。教师要学会感恩,不仅要教会学生有感恩意识,教师自己也要有感恩意识,感恩党和政府以及学校领导和其他职能部门等为你提供了安定的教育环境,感恩你的学生,是他们使你实现了人生价值。有了这种感恩意识,才能增强为教育事业奋斗的决心,才能在经历困惑、痛苦后仍无怨无悔。
总之,正如俗语所言:“教师职业是种良心活”,即使是被许多大学生忽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要教师加强了自身的师德修养,用无私的“大爱”去感召和影响学生,就能起到催人奋进、育人无痕的作用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四元,彭书强,奚树良.以人为本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时珍国医国药,2007,(12).
[2]薛绯,管桂香.加强师德教育的几点思考.巢湖学院学报,2005,(5).
[3]张群耀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书育人浅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