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热度0票  浏览176次 时间:2021年7月27日 10:11
(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龙潭同心小学,广东广州 510945)摘 要: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曾说过: “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综合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本身、完善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有恒心及耐心,紧抓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并将学校与家庭两个主要养成学生行为的场所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将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落到实处。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
小学是学生走出家庭、步入学校、接触社会、学习知识的新阶段,也是学生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逐步形成的阶段,不仅要重视文化课的有效教学,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速度快,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学生在此期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今后学习,养成终身受用能力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教师以身作则,带动榜样力量
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学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标杆,对学生习惯的养成有着长远而深刻的意义。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当中充当的角色是教导者,对学生有种不怒自威的印象;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带动其他学生参照行为习惯榜样的力量进行宣传,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学目的,教师通过无声的带头示范作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学生要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止教师可以带动学生,学生间的榜样力量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让学生产生“你能行,我也行”的行为冲动,以身边的榜样来激励学生,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我们的班级》时,教师可以从《我爱我们班》开始,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比如在班级大扫除的时候,教师不要以旁观者的身份去指挥学生劳动,而要亲自参与到其中,与学生们一起享受劳动的乐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仔细观察学生的行为动机,适时退出劳动,让学生成为彼此的榜样力量,互相较劲、热火朝天的参加劳动,在齐心协力、团结友爱的氛围下轻而易举的完成班级的扫除任务。
在本章最后一课学习《装扮我们的教室》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想办法装扮教室这一空间,先让学生画出平面图,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布置。教师先带头拿了一本书和一盆花,让学生们自己开动脑筋把剩余的部分做好,比如班级里的“小小图书角”、 “梦想启航黑板报”、 “绿植的期盼”、 “道德之星墙面展示”等,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将爱班级、爱集体付诸于行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为班级的文化建设贡献了一份力量。
2 改变教学观念,开展实践活动
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小学德育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也关系到学生健康品德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塑造。实践活动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搭建了坚固桥梁、建好了防御阵地、提供了宝贵素材,活动育人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在班级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好实践活动的作用及功能,设置有趣的活动主题,来吸引学生主动在实践活动中接受德育熏陶,继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第11节《变废为宝有妙招》时,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勤劳双手,废物利用”实践活动,活动要求学生把一些家里不用的旧衣物、旧报纸、废饮料瓶等拿到课堂,让学生们动脑筋想怎么样让这些废物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使这些废物也能有用武之地,不仅要求作品美观性,还要求有较高的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创作,让学生们在合作的基础上集思广益。
看!有的学生将易拉罐都剪开后,用废包装纸折成小花卷起来,做成了笔筒,有的学生将废牛仔裤改装成了整理袋,还有学生将大矿泉水瓶做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花盆。然后教师以“美观又实用”为主题,将优秀作品在班级学生前展览,学生在创意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动手实践的乐趣,也让学生明白了这些废旧物品对我们周围环境带来的危害。
教师可以进一步说明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区分好可回收物、其它垃圾、厨余垃圾及有害垃圾,让我们一起来做“环保小卫士”,以此来带动学生不乱扔垃圾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小学生构建环保美育,提升其道德品行素养,为我们有个美好的家园而一起努力。
3 创设情境教学,营造良好氛围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情境教学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原因是这种教学方式更让学生贴近生活,更主动的去接受新知识。教师结应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的将学生的生活习惯引入课堂,同时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提升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既可以让学生增加知识的储备量,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受到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付诸行动,提高核心素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加深学生对行为习惯和社会生活的认知。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时,教师可依据教材内容创设出鲜明的学习生活情境:分别让两个学生走上讲台,一个扮演教材中的“凯凯”,一个扮演建议者。假如“凯凯”有一个新足球,却舍不得给其他同学玩,先看那个建议者如何给他建议,建议者有可能会说: “哎呀,这球又踢不坏,就先借同学们玩一下嘛!”。然后下面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建议者,应该如何给“凯凯”正确的建议呢?然后让每组选出的代表上台重新给他建议,有的学生可能会说: “凯凯,这球虽然是你的,但是大家一起玩才开心呀,光你自己玩有什么意思呢?”也有的同学会说: “足球是要组成球队的,你一个人的球队有什么意思?来,让大家陪你一起玩吧!”像这样在学生们激烈的讨论中自然而然的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友谊,让大家在这样的情境中试想以后如果自己遇到类似事情该如何处理。这既符合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条内容,又以自己的行为带动了其他学生的行为,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风尚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4 家校相互沟通,凝聚育人合力
家庭是学生的初始,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的很多行为习惯是在家庭中逐步养成的。虽然小学生在校时间较长,但是也不能忽略家庭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要培养好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自然功不可没。在校园内学校须营造出促使小学生树立正确观念的育人氛围,身为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家庭里民主、和谐的氛围有利于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和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就需要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由此家校相互沟通,育人合力所产生的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中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时,教师讲解了本课的内容“白白的大米哪里来”,让学生知道了我们吃的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让家长也参与进来,教师可以用“体验种植辛苦”种为题, (下转第096页)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