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城市滨水空间设计 ——“百里柳江”东堤路沿江景观工程解析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230次
时间:2020年1月03日 15:19
陆辉煌
柳州市建筑设计科学研究院 广西 柳州 545000
摘要:通过对广西柳州市柳江沿线东堤路段城市滨水空间建设的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从地域文化影响和公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沿线不同的区位特征提出相应的城市发展规划和空间设计策略,为柳州今后的城市滨水区域建设发展起到探索和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城市滨水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1712100
正文:
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城市滨水区兼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城市其他开放空间相比尤为独特。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优化城市空间形态,体现城市地域文化,以满足人们休闲游憩的需求,因此加强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探索城市滨水区内水域和陆域两大生态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融合具有很强的必要性[1]。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用“江流曲似九回肠”的诗句来形容描绘弯曲回环的柳江河流。迂回曲折的柳江水流平缓、清澈;沿岸景色秀丽,风光迷人,岸边翠竹摇曳,垂柳婆娑、青峰倒影、鸟语花香,像一幅幅情意浓郁的山水画卷构成了柳州的“百里画廊”。东堤路位于柳州市河东新区中部,长达三公里,是“百里柳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柳州重要的城市风貌展示段,研究它的空间设计策略的意义具有代表性。在滨水区域整体规划创意上采用“文化、休闲娱乐并富于生活体验的场所”的概念,通过有机组织建筑、景观设计,使柳江河道沿岸整治与城市居民对它的功能需求两者结合起来,包括对其生态功能的保护,乡土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以往景观工程单一生态休闲的基础上赋予“地域文化”的内涵,使之成为居民休憩、娱乐、审美启智和素质教育、科普教育的基地。
[图1]
图1 东堤路沿江景观工程全景
1、滨水空间规划策略
通过研究东堤路段城市空间特性,结合柳州城市规划赋予其多元化发展的要求,明确了区域空间的规划构架。而滨水区域功能的多元化发展使滨水景观设计的内容更丰富,创新型的滨水功能区,包括了与市民生活联系紧密的滨水公园、滨水步道、个性化餐饮空间、文化与艺术交流场所等,使得该区域的功能更为方便、舒适和人性化,同时带动区域内城市生存环境的品质改善和生活样式的多样化[2]。区域规划结构采用了“一轴两心”的布局和“三区一带”
的功能分区组织方式。“一轴”为沿江景观大道观景轴,“两心”
为以特色餐饮美食街为核心的地方餐饮文化展示中心和以军事博览园为核心的现代军工艺术展示中心。“三区”为位于柳江三桥东至目估冲泵站间的“生态休闲体验区”;位于目估冲泵站到规划中的白沙大桥间的“饮食文化景观展示区”;位于王家村泵站到河东大桥间的“现代艺术主题景观区”;“一带”为位于防洪堤外的“滨水生态景观带”。结合规划结构和功能分区的要素,整体规划上讲究有聚有散、有分有合的科学构图,布局层次分明。
“生态休闲体验区”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调,尽量保持原生态的植被生长方式。以“自由式”+“几何式”的造园手法,构造景观区域划分,设立不同的生态展示区和自然景观体验区。同时该区域亦为中小学校提供室外科普教育场地,成为素质教育的基地。
“饮食文化景观展示区”以特色餐饮美食街为核心,结合建筑艺术,体现柳州工业城市的特色,提升了传统餐饮商业形态的品质,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现代艺术主题景观区”以“馆”“场”结合的手法演绎全新的空间景观艺术展示。以现代艺术体验馆为载体,将画廊、奇石艺术、盆栽艺术等展示给城市居民;以室外展区展现流行时尚、生态景观、造园艺术等景观空间。三个区域通过“一轴”即沿江景观大道贯穿联系。“滨水生态景观带”位于防洪堤外侧,结合滨水驳岸设计,运用亲水平台、临江栈道、游艇码头、垂钓港湾等滨水休息空间,贯穿自由式林间小径,以全生态的 理念组织游人休憩观光路线。
2、交通组织策略
滨水区域的交通组织是构成优美的景观和游园功能的基础,是整个区域内市民活动游览、休闲观光的纽带和动脉,滨水公园内景观空间各要素都与交通组织有关系,对于滨水景观游览区来说,道路系统又是人们感受滨水景观特色和社会风情的重要通道[3]。本地块区域内交通组织采用了三种形态。首先是机动车流线,地块内以防洪堤抢险道为机动车主干道,观光路为机动车辅道,形成了机动车流线骨架。依据就近原则,三个规划功能区分别设置了机动车停车场地,场地结合树阵布置,平时兼做市民休闲健身的场所,一地两用,互为兼顾。其次是人流交通组织,区域内以观光道为主要的游人交通线路,以林荫小路、滨水栈道等组成人流交通网络,通达区域各节点空间。大量观光人流自东堤路方向分别从三大区域的广场入口进入地块,通过两级道路系统扩散到景区各部分。第三种是水路船运组织,地块内具有良好的水运资源,因此设置了一个游船码头和三个临时停靠点。游船从码头出发,可驶往柳江河上下游各滨江码头,是百里柳江游船体系的重要组成。同时,区段内码头和停靠点又为水上游览运动如摩托艇、帆船、皮划艇等提供泊岸停靠。本区域设计良好的交通线路既满足了人、车(船)、环境及景观的需要,将人、车、路、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又通过分析地域文化特点,重视研究如何融合人性化的滨水公园交通组织与观景游览的关系,紧紧抓住人的亲水性特征,从而使滨水区的道路与景观环境达到和谐与统一。而设计良好的道路景观一方面使置身其中的游人沿线呈现一副副图像式的动态画面,游人因其流畅连续的线形和动态感觉以及逐渐展开变化的视野而感到身心愉悦,同时道路以外的人们会感觉道路因其良好的景观组织而呈现一幅人工与自然协调一致的风景画[3]。
3、景观建筑设计策略
滨水区沿岸建筑在滨水空间中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滨水区域的空间开放特性,建筑的疏密、形式、体量、色彩等都关系着滨水区域城市景观轮廓线形成的结果[4]。因此,地域内建筑有其独特的场所精神需求,既要体现其亲水性,又要与环境融为一体,成为景观与建筑相结合的艺术品。本地块南部的特色餐饮美食街的建筑成组布置,采用现代高技的设计手法,大量运用钢、玻璃、铝板等材质,体现了柳州作为工业城市的特性,又融入仿生的建筑元素,以七片白色叶状屋盖构成一组“花瓣”,展现了滨水景观建筑的魅力,成为南部区域的景观视觉中心。[图5]地块北部的现代艺术馆造型曲线优美,生动活泼,同样汲取了生态建筑的元素,沿江岸曲线灵活布置。而散落在区域内各处的亭、台、楼、阁等建筑小品均采用现代钢构、网架、张拉膜等体现工业化水平的材质,既演绎生态景观小品的灵动和唯美,又体现城市的人文特性。并且通过有效组织区域内建筑、景观要素,使其既融合统一,又保持鲜明特点,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不同区域的景观场所,形成特定的滨水景观记忆的作用。
4、环境景观规划策略
水景园林绿地和山体公园相结合是柳州城市建设的突出特色,本区域充分汲取了柳州园林建设的优点,突出山水文化园林城市的特色。区域内景观设计强调“人的参与性”、“人与自然的统一完整性”,塑造一个开放的具有公众性并贴近自然的生态系统。景观环境规划首先以自然生态景观为基础,保留大量的沿岸自然植被和驳岸护坡,结合人文景观、建筑艺术,努力打造富有人情味、艺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休闲文化景观空间体系。园景规划采用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造园艺术相结合的手法,体现“天然趣成、步步为景、移步易景”的设计概念,绿化组织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处理手法,形成高矮错落、层次分明的植被系统。“生态休闲体验区”设置了大量的体验式的景观节点,诸如竹林涛声、稻花飘香、团花簇景等分别演绎竹园、禾田、花海等景观意境,每个景观节点展示不同的植被特性,使市民游园时有了回归自然的体验,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同时还能成为中小学校学生科普教育的场所。“饮食文化景观展示区”和“现代艺术主题景观区”以极富动感的建筑艺术作为景观核心组成,环境设计紧紧围绕主题的人文景观要求来展开,结合建筑小品、绿化设计、场地铺装、灯光艺术等载体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景观氛围,充分展示现代景观设计的时尚感与前卫性,使建筑、景观、文化、艺术融为一体。
5、结语
城市滨水区域由于其所在的特殊空间地段,往往具有城市的门户和窗口的作用,因此,成功的滨水区域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改善沿岸的生态环境,重塑城市优美景观,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而且往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从而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取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又能辐射周边地段,带动城市区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六汀,滨水景观设计概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2,吴丹、郭非,城市滨水滨河区的空间形态设计方法探寻,中华建设,2008(10),P31。
3 , 朱 卫 东 , 滨 水 公 园 景 观 游 览 与 交 通 组 织 , 城 市 建 设 ,2011(6)。
4,杨懿,滨水城市的景观设计,现代园艺,2012(24),P114-115。
作者简历:陆辉煌,广西柳州市建筑设计科学研究院,总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注:该项目获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方案设计竞赛“规划、环境”双金奖,广西优秀勘察设计工程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