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的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对比研究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114次
时间:2018年8月10日 09:28
楷体宋体仿宋 摘要: 目的:针对脊柱结核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展开治疗,对其起到的疗效展开对比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在 2015 年 7 月至 2017 年 7 月所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 80 例,其中 40 例进行传统开放手术,为 A 组,另外 40 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为 B 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 ESR 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 B 组患者 ESR 评分及治疗效果均优于 A 组的,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明显差别 P<0.05。结论: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对于脊柱结核的治疗都起到一定的效果,单针对病情比较严重且具有合并症的患者来说微创手术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关键词: 脊柱结核;微创手术;开放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837(2018)05-0014-01在骨、关节结核疾病中,脊柱结核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主要有结核菌引起,具有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等,并且该疾病还会引发感染,对人体的伤害较大。在使用抗结核药前外科治疗脊柱结核存在失败率比较高。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该手术主要是结合抗结核药进行,具有一定的效果【 1】,但是其创伤性还无法保证。而微创手术是近几年引入的一种治疗方法。本研究特针对以上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的疗效展开探讨,现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在 2015 年 7 月至2017 年 7 月所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 80 例,所有患者经确诊均为脊柱结核,并且还会出现乏力、低热、食欲差等情况,根据其展开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即 A、 B 两组,每组 40 例。 A 组:男性 23 例,女性 17 例,年龄在 30 岁到 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48.5 岁, B 组:男性 21 例,女性 19 例,年龄在 29 岁到 7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49.8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别不明显 P>0.05。
1.2 方法
1.2.1 A 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
在手术之前 2~3 周对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展开三联或四联进行治疗,同时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当患者结核中毒的情况以及体温、血红蛋白等恢复正常即可展开手术;手术主要是单纯的清除病灶,清除病灶后进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手术入路主要是根据患者脊柱结核的不同位置来选择,手术之后伤口处不进行引流条的放置,术后进行一到两年的常规化疗。
1.2.2 B 组进行微创手术
主要选择 CT 进行引导,在其引导下进行经皮病灶清除、置管、灌注抗结核药物、引流等,在进行持续局部化疗,具体内容为让患者保持俯卧状态,采用 CT 确认患者病变的椎体,采取薄层扫描,颈椎位置则入路选择经血管鞘和内脏鞘之间,胸椎位置则入路选择肋骨上后外侧或肋椎关节,腰椎位置则入路选择后外侧。进入椎间隙后确定好进针位置以及入路方向,采取常规消毒和铺单,在进针的位置选择切口,切口为 6mm 左右,进行穿刺在放置导丝,将穿刺针拔除,在病变部位置入扩张管,再置入工作套管,再将导丝和套管拔出,确定穿刺无误后应用髓核钳将套管内的死骨、肉芽、椎体后方坏死组织进行清除,其中采用硬膜囊进行减压,再在原发病灶或者是脓肿内放入双腔引流管,用丝线在皮肤处固定引流管,术后冲洗病灶位置,拔出双腔管的外管,内管留置作为局部化疗。
1.3 评定指标【 2】
对治疗后两组患者 ESR 进行评分,并分析治疗疗效。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这三种。显效:患者发热、乏力等症状完全消失,并且血沉处于正常范围;有效:
患者发热、乏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椎体骨性明显改善;无效:患者以上情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医学统计软件 SPSS 17.0 的统计,用%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 x2检测;计量数据以( ± s)表示, t 检测,若取得数值 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 ESR 评分
治疗后三个月, B 组 ESR 评分为( 14.2± 3.5), A 组 ESR评分为( 16.7± 7.9),两组展开统计学分析 t=2.049, p=0.043,B 组 ESR 改善情况优于 A 组的,差别明显。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治疗后, A 组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 16 例、 17 例、 7 例,治疗总有效比值为 82.5%; B 组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 22 例、 16 例、 2 例,治疗总有效比值为 95%.两组疗效对比, x2=7.824, p=0.005,存在明显差别, B 组治疗效果更好。
3 讨论
脊柱结核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该疾病对于患者造成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在研究中也不断对其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传统的开放手术,近几年逐渐引入的治疗方法为微创手术【 3】。
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在手术创伤方面没有进行改进,其治疗效果还没有达到最好,而微创手术会进行引流,在治疗中可以很快缩小患者脓肿情况,并且续发的脓液还可以进行引流将其清除,同时微创手术的一大优势在于在 CT 引导下进行,不会因为使用病灶清除术对患者造成脊柱解剖结构上的破坏,并且针对药物高浓度减少结核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该手术方法相对于开放手术治疗在某些方面更占优势[4-5]。
本研究针对我院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及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微创手术更占优势,其主要是具有创伤小、风险小等优势,尤其是针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该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卫东, 黄国顺, 高峰. 脊柱结核的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 16(6):862-864.
[2]李太品, 何阶清, 姚元康, 等.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胸 腰 椎 结 核 的 疗 效 分 析 [J]. 微 创 医 学 , 2015 ,10(5):661-663.
[3]郭卫东. 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对比研究[D]. 山西医科大学, 2012.
[4]陈晨, 张泓毅, 李强.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脊柱结核的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 2016, 23(21):3256-3258.
[5]艾雨. 单纯后路手术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 南昌大学, 2015.
关键词: 脊柱结核;微创手术;开放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837(2018)05-0014-01在骨、关节结核疾病中,脊柱结核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主要有结核菌引起,具有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等,并且该疾病还会引发感染,对人体的伤害较大。在使用抗结核药前外科治疗脊柱结核存在失败率比较高。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该手术主要是结合抗结核药进行,具有一定的效果【 1】,但是其创伤性还无法保证。而微创手术是近几年引入的一种治疗方法。本研究特针对以上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的疗效展开探讨,现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在 2015 年 7 月至2017 年 7 月所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 80 例,所有患者经确诊均为脊柱结核,并且还会出现乏力、低热、食欲差等情况,根据其展开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即 A、 B 两组,每组 40 例。 A 组:男性 23 例,女性 17 例,年龄在 30 岁到 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48.5 岁, B 组:男性 21 例,女性 19 例,年龄在 29 岁到 7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49.8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别不明显 P>0.05。
1.2 方法
1.2.1 A 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
在手术之前 2~3 周对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展开三联或四联进行治疗,同时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当患者结核中毒的情况以及体温、血红蛋白等恢复正常即可展开手术;手术主要是单纯的清除病灶,清除病灶后进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手术入路主要是根据患者脊柱结核的不同位置来选择,手术之后伤口处不进行引流条的放置,术后进行一到两年的常规化疗。
1.2.2 B 组进行微创手术
主要选择 CT 进行引导,在其引导下进行经皮病灶清除、置管、灌注抗结核药物、引流等,在进行持续局部化疗,具体内容为让患者保持俯卧状态,采用 CT 确认患者病变的椎体,采取薄层扫描,颈椎位置则入路选择经血管鞘和内脏鞘之间,胸椎位置则入路选择肋骨上后外侧或肋椎关节,腰椎位置则入路选择后外侧。进入椎间隙后确定好进针位置以及入路方向,采取常规消毒和铺单,在进针的位置选择切口,切口为 6mm 左右,进行穿刺在放置导丝,将穿刺针拔除,在病变部位置入扩张管,再置入工作套管,再将导丝和套管拔出,确定穿刺无误后应用髓核钳将套管内的死骨、肉芽、椎体后方坏死组织进行清除,其中采用硬膜囊进行减压,再在原发病灶或者是脓肿内放入双腔引流管,用丝线在皮肤处固定引流管,术后冲洗病灶位置,拔出双腔管的外管,内管留置作为局部化疗。
1.3 评定指标【 2】
对治疗后两组患者 ESR 进行评分,并分析治疗疗效。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这三种。显效:患者发热、乏力等症状完全消失,并且血沉处于正常范围;有效:
患者发热、乏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椎体骨性明显改善;无效:患者以上情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医学统计软件 SPSS 17.0 的统计,用%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 x2检测;计量数据以( ± s)表示, t 检测,若取得数值 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 ESR 评分
治疗后三个月, B 组 ESR 评分为( 14.2± 3.5), A 组 ESR评分为( 16.7± 7.9),两组展开统计学分析 t=2.049, p=0.043,B 组 ESR 改善情况优于 A 组的,差别明显。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治疗后, A 组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 16 例、 17 例、 7 例,治疗总有效比值为 82.5%; B 组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 22 例、 16 例、 2 例,治疗总有效比值为 95%.两组疗效对比, x2=7.824, p=0.005,存在明显差别, B 组治疗效果更好。
3 讨论
脊柱结核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该疾病对于患者造成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在研究中也不断对其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传统的开放手术,近几年逐渐引入的治疗方法为微创手术【 3】。
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在手术创伤方面没有进行改进,其治疗效果还没有达到最好,而微创手术会进行引流,在治疗中可以很快缩小患者脓肿情况,并且续发的脓液还可以进行引流将其清除,同时微创手术的一大优势在于在 CT 引导下进行,不会因为使用病灶清除术对患者造成脊柱解剖结构上的破坏,并且针对药物高浓度减少结核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该手术方法相对于开放手术治疗在某些方面更占优势[4-5]。
本研究针对我院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及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微创手术更占优势,其主要是具有创伤小、风险小等优势,尤其是针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该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郭卫东, 黄国顺, 高峰. 脊柱结核的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6, 16(6):862-864.
[2]李太品, 何阶清, 姚元康, 等.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胸 腰 椎 结 核 的 疗 效 分 析 [J]. 微 创 医 学 , 2015 ,10(5):661-663.
[3]郭卫东. 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对比研究[D]. 山西医科大学, 2012.
[4]陈晨, 张泓毅, 李强.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脊柱结核的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 2016, 23(21):3256-3258.
[5]艾雨. 单纯后路手术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 南昌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