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逐利与社会行动——温州人炒房行动分析
资本逐利与社会行动——温州人炒房行动分析
解莹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温州“炒房团”风波虽然已经过去,但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没有完成。温州“炒房团”得以成功,并在全国范围内对房价形
成巨大影响的原因何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温州人的“炒房”行动有什么特性?本文将视点放在温州人炒房的行动上,即把温州人
炒房作为一种社会行动来考察。
关键词:资本逐利;社会行动;温州人;炒房
一、社会行动的目标选择
(一)资本的逐利性与投资冲动的集中释放
改革开放 30 多年,在可选择的场所、路径有限的情况下,
温州人选择了“炒房”:(1)温州农民城龙港的崛起使温州人
相信土地和房产是可以“生钱”的;(2)温州房价涨幅快、程
度高。2006 年以来一些楼盘售价上涨幅度达到了每平方米一万以
上;(3)温州买房人的利润率高过开发商。开发商表示他们的
利润率为 12%。
[1]而根据地产界资深人士的计算,开发商的年利
润率为 24.5%。
[2]在如此高额的利润吸引下,温州的大量闲置资
本就自然会涌向房地产市场。一方面,充分体现了资本的逐利本
性,另一方面,也是大量闲置资本拥有者投资冲动的集中释放。
(二)资金的安全性
对于投资来说,不但要使资本增殖,还要保证资金的安全。
资本升值的方式很多,在“农民气息”浓郁的集体性财富理念之
下,温州人认为像空气一般的股市是靠不住的,而房产则是实实
在在摆在那儿的,它能让人心里踏实,睡得安稳。
[3]更何况,当
时的温州房地产市场是只赚不赔的行情。所以,在旧的资本链再
无法打开财富之门时,急于资本溢出的温州人选择了房地产。
(三)投资偏好
温州人对房地产这种相对稀缺的资源是情有独钟的,甚至已
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温州人决策时的潜意识。“千百年来挥之
不去的生存空间狭小的痛,孕育了温州人对土地以及必须依附于
土地之上的房产近乎偏执的渴望。这显然不是他们热衷于全国买
房的唯一原因,但肯定是无法释怀的重要原因之一。”
[4]温州老
百姓手里的民间流动资本大致有 2000 多亿元投资在房地产上,
仅在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就几乎达到 1000 亿元民间资本的规
模。
[5]“温州人一向务实的作风和“有土斯有财”的传统观念使
他们对土地及其附着物有着先天的偏好。”
[6]
二、社会行动的特性
温州人能结成“炒房”团体,除了资本逐利的共同目的之外,
温州人具有其他地方人所不具备的情境条件优势:“抱团”经商
的传统、紧密的社会网络关系、行动系统的有效性。
(一)集群性的经商传统
一是“抱团”作战。温州的资本是分散的,但是温州形成了
民间资本的运作机制,它可以小资本,大积聚,可以围绕着利润,
围绕着投资的商机,迅速地积聚起来。“我们温州人现在是蚂蚁
进京城,我们这些都是外出的蚂蚁,在找食,一旦找准了,后面
大蚂蚁群就过来了。”
[9]
二是集群经济。在温州,往往一个或几个村是某一类产品的
产销小基地,一个或几个镇是某一类产业的产销大基地。如乐清
柳市镇是全国最大的低压电器产销基地;永嘉县桥头镇号称东方
第一钮扣市场;平阳县萧江镇被誉为中国塑编城。温州人借助产
业集群一是有效整合资源,取得低成本优势,二是提升区域品牌
效应,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社会网络关系的支持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市场交易关系和社会网络关系既有分
离,也有融合、渗透的特性。温州社会关系网络由家庭、家族、
亲戚朋友、地域文化特质等构成,由于受自给自足的乡土生存传
统和乡土文化的影响,温州人趋于封闭保守、乡土崇拜、安土重
迁,这种性格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他们更愿意保守地与本地人开展
交流与合作,为温州人的“炒房”提供了信息支持、资金支持、
情感支持、伙伴关系等五种支持。
(三)行动结构:“炒房”的行动系统和动员机制
科尔曼认为,行动系统包括行动者、资源和利益等三个基本
元素。温州人的“炒房”行动系统就包含这三个元素,即:行动
者——温州“炒房团”,资源——资金和社会关系网,利益——
资本的增殖。这是温州人“炒房”行动的基本结构,它贯穿于温
州人“炒房”行动的整个过程。
在温州人炒房的机制中,尚有一个动员机制。主要包括:个
人动员——有实力、有声望的人的动员,群体动员——家庭、家
族的动员,组织动员——媒体、房企的动员。其中组织动员功不
可没,当初第一个温州购房团便来自温州晚报,第一个温州太太
购房团来自温州都市报,于是温州“炒房团”开始流行于各大报
端,其他地区的房地产商到达温州的目的地就是温州各大报社。
在多种促进性大于阻碍性的因素相互作用下,温州人的炒房
行动自然能够向更远的空间行进。
结论
一般地,社会行动的实施都是为了达致某种目标或获取某种
利益。社会行动总是会指向某个目标或多个目标。而在实行市场
经济的今天,社会行动的目标可能会更多地指向经济利益。从资
本逐利与社会行动结合的视角出发,温州人的炒房行动具有其独
特性,那就是:结成炒房团体,实施团体行动。正是这种团体行
动使温州人获得了炒房收益,实现了资本的价值增殖。
参考文献:
[1] 张 忠 安 . 开 发 商 利 润 到 底 有 多 高 ? [ EB ] .http :
//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6/18/content_11558343.htm.
[2]王芳洁.一套房子的价值链条:开发商实际净利润率超过
140%[EB].http://sz.fangqq.com/v1/hn/10/9858.html.
[3][4[胡宏伟.温州炒房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30;
26.
[5]周裕妩.“房产情结”由来已久 买房已成为温州太太生活
习惯[EB].http://house.sohu.com/newshtml/697529.html.
[6]周宏.温州人为何全国炒房 解析温州购房团特有现象[J].
广西城镇建设,2004,(3):45.
[7]芮文正.温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前三[EB].http:
//wznews.66wz.com/system/2008/04/02/100524598.shtml.
[8]中国复兴之路 解剖浙江温州民间资本现状[EB].http:
//info.yidaba.com/200906/041308251006100100000019278.shtml.
[9]鄢闻余.温州人手里到底有多少钱?温州热钱“旅行记”
[EB].http://money.cnfol.com/080715/160,1554,4432092,00.shtml.
作者简介:
解莹,女,1988年出生,吉林长春人,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
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