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化教育先行者——王太昌 辛显铭 党仲魁 邱坤荣
1.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 要:《先行者》是关于江苏电化教育发展的一部人物专题片,介绍了江苏电化教育的四位先行者:党仲魁、王太昌、辛显铭及邱坤荣。《先行者》介绍了四位先行者的典型事迹,从邱坤荣对江苏电化教育的顶层设计,把电教的要求纳入整个教育教学的管理之中;辛显铭在改革初期推动全国电视编导讲习班的创办、党仲魁及王太昌创造条件发展学校电化教育;四位先行者开拓电化教育的新天地几方面,回顾了江苏电化教育发展的历史,对当下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历史启示。
关键词:电化教育;先行者;江苏省教育技术发展史江苏是中国电化教育的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有着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成果。为了更好地记录、保存和发掘江苏省电化教育的历史,为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史料鉴证,江苏省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拟开展“江苏教育技术史”
专题研究。《先行者》是江苏省高校教育技术协会承担的省教改重点课题之子课题“教育技术人物影像记”要求完成的一部人物专题片。
《先行者》介绍了江苏电化教育的四位先行者党仲魁、王太昌、辛显铭及邱坤荣。本文基于《先行者》对江苏电化教育的顶层设计、电化教育的建设和发展等几方面进行了梳理,通过介绍四位先行者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典型事迹,回顾了江苏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希望能给当下教育技术的发展之路提供历史启示。
一、江苏电化教育顶层设计
邱坤荣,曾先后任江苏省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教学处副处长、处长,高等教育办公室主任。1978 年中国实现了改革开放,国外的电影、幻灯等先进的技术不断引进国内。为了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很好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邱坤荣提出成立江苏省电化教育研究会。在邱坤荣、辛显铭等同志的努力下,江苏省第一届电化教育研究会在南京大学如期举行,为后来江苏电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邱坤荣提出电化教育要成为教育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一直把电教的要求纳入整个教育教学的管理当中,主要围绕以下四点进行。
第一,解放思想,认识电教,宣传电教,提高认识电教的水平。
第二,通过组织活动,锻炼培养电教人员。组织研究会开展相关活动,编制电教教材,举办培训班等。
第三,抓电教典型、树典型,促进电教工作的开展。树立的典型人物有党仲魁、典型学校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许多高校。
第四,抓电教研究,促进理论水平提高。要从哲学的高度来进行电教研究,除了理论研究外还要多进行实证研究及比较研究等。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要求,加快自我更新和提升。
二、创造条件发展电化教育
1. 全国电视编导讲习班的创办
从 1978 年到 1988 年,辛显铭主持并促使了南京大学电教中心的创建和发展。他指导桑新民教授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大量的史料考评和研究。 [1] 1980 年杭州师范大学举办了全国第一个电化教育专修班,辛显铭向与会的周君达提出了现阶段电化教育刚刚起步,编导人才缺乏的问题,呼吁举办全国电视编导讲习班。在辛显铭、南国农等人的呼吁下及周君达的支持下,为期三周的第一期“全国电视教材编导讲习班”于1982年3月底在广州隆重举办。紧接着5月和10月,苏、沪高校电教研究会又分别在南京和上海主办了第二、第三期全国电视教材编导讲习班。
编导班被誉为电教界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的电教人才,当年的学员见面时往往以此为荣,互称黄埔一、二、三期的同学。辛显铭秘书长参与了编导班全过程工作,担任了第一期的领导小组成员和第二期的组长。 [2]
2. 中国矿业大学电教中心的建设
1978 年,43 岁的党仲魁放弃原来所教课程的优势,肩负起发展中国矿业大学电化教育的新使命。他积极参加全国各地与电教相关的会议,组织电教相关的培训,编写电教相关的教材,拍摄电教相关的电视片,全身心投入到电化教育事业中。党仲魁多次领导中国矿大电教中心的团队制作电视教材并获奖。1985 年中国矿业大学的《煤矿井下安全知识供电(一)(二)》获江苏省高校电教教材评审结果电视教材类一等奖。1988 年在电教教材评比中获得电视类四个一等奖。
在党仲魁的领导下,中国矿业大学建立了完整、现代化的电教中心,奠定了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基础,是江苏省电化教育工作的典型。邱坤荣曾评价党仲魁为“全省高校电教的标兵和旗帜”。
3. 徐州师范学院电化教育的发展
王太昌于 1984 年参与学校的电教工作,他的工作思路是建设好师资队伍,提高制片工作水平。王太昌采取了两个措施:
第一个措施是请北京电影学院的一些名家来讲。第二个措施是派人到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进修,提高理论水平。与此同时,徐州师范学院也进行了多次实践。1986 开始自己制作电视教材《中国话剧赏析》,1994 年自己制作的电视剧《无雨的日子》获得全国学生电视作品大赛最高奖《理想杯》第一名,并入选团中央“五个一工程”
提名奖。
全国第一次电教工作会议纪要中明确指出:“较快地建立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又红又专的电教队伍,是发展我国电化教育的一项重要保证。” [3] 1988 年,王太昌决定要在徐州师范学院创办电化教育专业。但是,国家教委当时的文件规定,在一个省内办电化教育专业的只能有一所学校,南京师范大学已经领先一步。因此,王太昌决定办电化教育函授班,但学校没有专业,不能办函授。王太昌便把专业挂在物理系,开始办物理 ( 电化教育专业 ) 函授班。在此之后,经过王太昌的多次努力及邱坤荣的帮助,徐州师范学院成功创办非师范类院校的电化教育专业,并取名叫“影视传播”。
三、开拓电化教育新天地
1. 中美教育技术通道的开启
在美国专家与南京大学的合作过程中,美国专家对中国教育技术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1985 年 1 月,应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邀请,由辛显铭担任组长的中国第一个电教专业代表团组应邀赴美访问。美国电化教育方面的学术团体有好多个。目前,在美国最大的电教学术组织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简称 AECT),不仅在美国最具有电教学术上的权威性,同时在国际上也有很大的影响。 [4] 这次访问,不但为中国参加 AECT 年会奠定了基础,而且打开了中国教育技术与美国教育技术交流的通道,获得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2. 煤炭系统第一部大型系列电视教材《采煤概论》的制作
《采煤概论》是全国煤炭系统“七五”教材建设规划中确定的 23 部与文字配套的电化教育教材重点中第一部大型的电视教材。1986 年,党仲魁受煤炭工业部聘任总导演。矿井下的危险很大,无法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在一次井下拍摄过程中,井下的碎石不断往下掉,其中有一块砸到了党仲魁的脖子,但是他依然坚持拍摄工作。正是由于井下作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才迫切需要《采煤概论》这样的电视教材片,能够让下井人员了解井下作业的流程。
在当时的煤炭电教教材中,《采煤概论》最具有代表性,它是集中 6 所煤炭高校的电教力量和煤炭系统内外的采矿专家教授近百人,历时一年零一个月,编制的428分钟电教教材。
《采煤概论》投入教学后,对促进煤炭院校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5]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迎来了一次大发展、大变革、大挑战,在这种环境下,邱坤荣从顶层的角度对江苏电化教育的发展进行设计;辛显铭积极推动中美教育技术交流,并促成全国电视编导讲习班的创办,培养了大批电教人才;党仲魁和王太昌在学科建设中发挥了中坚力量。四位先行者开拓了江苏省电化教育新天地,为后来的教育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后桑新民、张一春及郑铿等人继续探索,引领着江苏教育技术不断前进,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回忆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进,这不仅是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历史使命与责任。当前,教育技术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无论是顶层设计者还是学科带头人,怎样将教育与技术进行更好地融合,都亟需解决。
参考文献:
[1] 探索影视教育的中国之路——纪念中国电化教育 70 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J]. 电化教育研究 ,2007(01):3-7+20.
[2] 辛显铭 , 张增荣 , 郑铿 . 电教花开南国秀 苏粤携手共创优——祝贺华南师大兴办电教本科专业 20 周年暨苏粤高校电教合作22 年 [J]. 电化教育研究 ,2003(11):6-12.
[3] 王太昌 .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 [J].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9(03):147-150.
[4] 辛显铭 . 访问美国电教的见闻和观感略论我国电教的改革与发展 ( 上 )[J]. 电化教育研究 ,1985(04):9-14.
[5] 牛维麟 . 煤炭高校电教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J]. 煤炭高等教育 ,1996(01):53-54+57.
作者简介:黄宇星(1998.2—),女,汉族,江西樟树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单位: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苑丽萍(1975.4—),女,汉族,山东汶上人,教育博士,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