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基于“产教融合”视野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司园园 …
(四川工商学院,四川,成都 611745)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民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输出了大批人才。但同时,由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局限性,加上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输出的人才在在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本文以民办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为研究对象 , 分析该专业的岗位群及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能力,以此为基础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做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一、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近年来各院校为了招生和学校发展,纷纷开设艺术专业或扩大招生规模,艺术设计毕业生也随之增长。表面上看,艺术设计人才趋向饱和,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艺术设计人才质量还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从事艺术设计工作必须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社会沟通能力,而不同的设计岗位对设计师的职业能力又有着不同的要求。怎样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精尖设计人才,必须要先对该岗位群职业能力做出调研和分析。
艺术设计专业可细分为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漫设计等等。以笔者所涉猎的视觉传达设计为例,该专业的对口岗位包括:广告公司,设计工作室、出版社、杂志社、网站美工、插画师等。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人才要胜任以上职业岗位必须具备如下职位能力:
(一)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必须掌握扎实的艺术理论基础知识,熟练操作各类设计软件,较强的审美能力,并熟知国内外的艺术设计发展史和国内外设计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动态。
(二)有一定的实际项目操作经验:理论与实践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偏差与距离,各大企业都倾向于接受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设计师,能够灵活应对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突发状况。
(三)较灵活的社会沟通能力: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师不仅要会做设计,还要善于推销自己的设计,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观察能力对于设计师来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对该艺术设计专业岗位群及岗位所需专业能力调研分析可知,一个合格的设计人才必须具备宽泛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大多是重理论轻实践,强调技能表现忽视市场实际需求。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要考虑市场需求,因此校企共同制定符合行业产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想要让设计专业人才能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符合,就必须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
二、基于“产教融合”视野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一)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我们民办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设置较为单一,仍然延续传统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不难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市场的需要,比如在多媒体对传统纸媒的冲击下,对从事海报设计、书籍设计等设计人员的需求逐年降低。对新兴的交互设计、影像设计、动画设计、UI 设计等设计人才需求则日趋上升。
这也要求我们要及时研究和调整该专业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此外,民办高校应该建立特色化专业,结合地区经济产业发展优势来合理设置专业,相关课程的设置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
(二)搭建产学研实践教学平台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有工作经验的老师进行指导,还需要有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等项目做支撑。民办高校应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大力发展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技工教育,推动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相衔接,校企育人“双重主体”,学生学徒“双重身份”。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过程中需要高校和企业加强合作,双方形成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充分融入行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同时,民办高校与企业在人才交流方面也需要建立完善的双向融通渠道。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在年龄、学历、职称、能力上构成不均衡,大部分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所占比重偏高,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其次,在学历方面,本科生和硕士生所占比重较多,博士生较少;在职称结构方面,中级职称教师所占比重偏高,副高级以上职称较少;加之本身民办高校的教师增长与学生增长也不成比例,学生多,教师少,也缺少“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因此建设一支师德良好、具有较 广博的文化修养且精通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办好民办教育的重要保证。 民办高校应该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各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可以将个人培训与集中培训进行有机结合,完善教师到企业的实践体系,鼓励教师到企业参与技术服务和岗位管理工作,从而有效提升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水平。
三、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社会发展形势下,民办高校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应该加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性支持,出台完善的法律法规和优惠的税收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其次,企业应该积极与学校开展技术合作,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完善的实践平台,为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提供重要的岗位信息,以多种方式参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最后,学校应该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为人才和教师搭建良好的发展机遇,搭建各种创新平台,如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等,切实促进产教融合。
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由于民办高校竞争力不强,教学内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种种局限,使得校企合作不畅,民办高校输出人才短时间内无法为企业的产业升级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因此,学校也应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高校自身的综合实力要强,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和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特色,不断挖掘出自身的优势所在,突出特色,推进校企合作。
该课题受到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资助 课题编号:MBXH19YB128作者简介:司园园(1986-),女,汉族,籍贯:河南周口,单位:四川工商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高媛(1987-),女,汉族,籍贯:河南周口,单位:四川工商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