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例报告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刘昌勋 侯艳秋 朱 君 陈超美 张百玉
热度0票 浏览142次
时间:2011年1月03日 09:10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1例14岁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SC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 预处理选用环磷酰胺(CTX)和马利兰(Myleran)。0天回输单个核细胞。观察症状体征变化及造血重建情况。结果 动员获得单核细胞数为4.98×108/kg, +12d粒系植入, +16d巨核系植入。结论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有效。中国论文发表
【关键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组织中某一血细胞系统过渡增生,侵润到各组织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至今为止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多种血液恶性疾病如白血病的治疗手段。我院于2010年7月为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目前移植后18d,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中国论文发表
1 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 患者,女,14岁。主因“确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0月”入我院,患者于2009年10月因发热、关节疼痛,查血常规 WBC 24×109/L、血红蛋白 85g/L、血小板 20×109/L,骨髓象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给予DA方案化疗4次,症状消失,血常规及骨髓象均获完全缓解。
1.2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与纯化 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ug×5d后,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每次分离12000ml外周血,得单个核细胞 3.24×1010个,将其置于10%二巯基乙醇、20%人血白蛋白、70% IMDM保养液中,于-196℃液氮中冻存。
1.3 具体方案 我院采用ByCu方案:Myleran 1mg/(kg·d)×4d, d-8~d-5,CTX 60 mg/(kg·d) ×2d, d-4~d-3,于0 天回输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 回输单个核细胞数4.98×108/kg。细胞活性为92.3%。
1.4 支持治疗 预处理同时给予水化碱化及美司钠预防出血性膀胱炎,止吐、镇静、保肝、营养心肌等支持治疗。移植后给予静脉营养、浓缩红细胞悬液和单采血小板等支持治疗。
2 结果
2.1 造血重建 患者于移植后+3d外周血白细胞降至0.13×109/L, 持续3天,移植后12d 外周血白细胞1.14×109/L、中性粒细胞0.61×109/L,中性粒细胞植入(>0.5×109/L) , 16d血小板39×109/L,血小板植入(>30×109/L),脱离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
2.2 预处理后不良反应及应对 移植前-3d~-1d, 患者心率100-125次/分,移植后+9d~+14d心率100-110次/分,考虑为环磷酰胺副作用及贫血所致,给予营养心肌及输血治疗后好转。患者于移植后+9d口腔黏膜出现溃疡,给予口泰、碳酸氢钠、碘甘油、雾化吸入交替局部治疗,3天后溃疡愈合。患者未出现发热、出血性膀胱炎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对骨髓功能摧毁或原发缺陷的患者静脉输注造血干、祖细胞以重建骨髓功能的一种治疗手段。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是骨髓造血重建重要的干细胞来源。其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无供者来源问题;(2)无移植物抗宿主病,并发症少,移植相关死亡率低;(3)费用较低。
近年来, AML预后得到显著改善。目前按细胞遗传学特性将AML分为高、中、低危三组。AML中的低危组,预后良好,不必在第一次完全缓解(CR1)期移植,可在复发或第二次完全缓解(CR2)期时进行移植;AML中的高危组, 化疗的长生存率很低, 应尽早在CR1期移植;AML染色体核型正常者,为中危组,亦推荐在CR1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对1或2个疗程诱导不能完全缓解的AML患者,也应尽早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AML患者在CR1后,经适当巩固强化治疗如无HLA匹配同胞供者,应争取行auto-HSCT。
结合上述理论,我院对该患者进行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BuCy方案选择恰当,且通过积极全面的支持治疗,未出现化疗后不良反应。移植后的造血恢复良好, 粒系于移植后12d植入, 巨核系于移植后16d植入。通过本例移植,我们认为,在AML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无明显心肝肾等疾病,且无HLA配型相合供者的情况下,可考虑自体干细胞移植,这给部分AML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案。
参 考 文 献
[1] 徐岚,胡炯,等.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生存分析 [J].肿瘤,2007,27(4):312.
[2] Tapprich C, Fenk R, Schneider P, et al. Early recurrence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fter 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a patient with multiple myeloma [J].Bone Marrow Transplant,2003,32(6):629- 631.
【关键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组织中某一血细胞系统过渡增生,侵润到各组织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至今为止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多种血液恶性疾病如白血病的治疗手段。我院于2010年7月为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目前移植后18d,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中国论文发表
1 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 患者,女,14岁。主因“确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0月”入我院,患者于2009年10月因发热、关节疼痛,查血常规 WBC 24×109/L、血红蛋白 85g/L、血小板 20×109/L,骨髓象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给予DA方案化疗4次,症状消失,血常规及骨髓象均获完全缓解。
1.2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与纯化 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ug×5d后,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每次分离12000ml外周血,得单个核细胞 3.24×1010个,将其置于10%二巯基乙醇、20%人血白蛋白、70% IMDM保养液中,于-196℃液氮中冻存。
1.3 具体方案 我院采用ByCu方案:Myleran 1mg/(kg·d)×4d, d-8~d-5,CTX 60 mg/(kg·d) ×2d, d-4~d-3,于0 天回输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 回输单个核细胞数4.98×108/kg。细胞活性为92.3%。
1.4 支持治疗 预处理同时给予水化碱化及美司钠预防出血性膀胱炎,止吐、镇静、保肝、营养心肌等支持治疗。移植后给予静脉营养、浓缩红细胞悬液和单采血小板等支持治疗。
2 结果
2.1 造血重建 患者于移植后+3d外周血白细胞降至0.13×109/L, 持续3天,移植后12d 外周血白细胞1.14×109/L、中性粒细胞0.61×109/L,中性粒细胞植入(>0.5×109/L) , 16d血小板39×109/L,血小板植入(>30×109/L),脱离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
2.2 预处理后不良反应及应对 移植前-3d~-1d, 患者心率100-125次/分,移植后+9d~+14d心率100-110次/分,考虑为环磷酰胺副作用及贫血所致,给予营养心肌及输血治疗后好转。患者于移植后+9d口腔黏膜出现溃疡,给予口泰、碳酸氢钠、碘甘油、雾化吸入交替局部治疗,3天后溃疡愈合。患者未出现发热、出血性膀胱炎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对骨髓功能摧毁或原发缺陷的患者静脉输注造血干、祖细胞以重建骨髓功能的一种治疗手段。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是骨髓造血重建重要的干细胞来源。其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无供者来源问题;(2)无移植物抗宿主病,并发症少,移植相关死亡率低;(3)费用较低。
近年来, AML预后得到显著改善。目前按细胞遗传学特性将AML分为高、中、低危三组。AML中的低危组,预后良好,不必在第一次完全缓解(CR1)期移植,可在复发或第二次完全缓解(CR2)期时进行移植;AML中的高危组, 化疗的长生存率很低, 应尽早在CR1期移植;AML染色体核型正常者,为中危组,亦推荐在CR1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对1或2个疗程诱导不能完全缓解的AML患者,也应尽早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AML患者在CR1后,经适当巩固强化治疗如无HLA匹配同胞供者,应争取行auto-HSCT。
结合上述理论,我院对该患者进行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BuCy方案选择恰当,且通过积极全面的支持治疗,未出现化疗后不良反应。移植后的造血恢复良好, 粒系于移植后12d植入, 巨核系于移植后16d植入。通过本例移植,我们认为,在AML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无明显心肝肾等疾病,且无HLA配型相合供者的情况下,可考虑自体干细胞移植,这给部分AML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案。
参 考 文 献
[1] 徐岚,胡炯,等.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生存分析 [J].肿瘤,2007,27(4):312.
[2] Tapprich C, Fenk R, Schneider P, et al. Early recurrence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fter 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a patient with multiple myeloma [J].Bone Marrow Transplant,2003,32(6):629- 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