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论文发表网(www.lunwenchina.cn),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论文发表咨询和论文发表辅导!
受“清朗”行动影响,原网站QQ被封,新老作者请联系通过新的QQ:189308598。或者电话微信:15295038855

你的位置:论文发表网 >> 论文库 >> 教育论文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精心预设 促进语文课堂互动教学

热度0票  浏览101次 时间:2016年3月23日 16:43

精心预设  促进语文课堂互动教学

□ 高升明

 


语文新课堂,应该是动态生成和课前预设的有机统一。如何充分感受动态课堂的美感与激情却又不迷失方向,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懈地努力与探索。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的理论为一线教师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灵活的运用教材找到了依据。教师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灵活地根据课堂具体情况变动教学节奏和内容,将学生的精彩发言及时加以利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少走弯路,且在肯定学生的有价值的答案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探索问题的热情,其效应是不可估量的。教师既引导学生探究了预设内容,又有所提升,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课堂教学中我已经体验到: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被当作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我们知道“生成性资源”不会凭空而至,却往往会稍纵即逝。那么,面对“生成性资源”,我们该如何把握呢?

一、通过朗读提升学生的语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形成学生独特的体验,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可贵的是唤起了学生更为深切的情感体验,能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关注,在反复的朗读中,自然而然形成新知。如我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诗词时,组织学生反复朗读,尤其要求学生对诗词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进行多次朗读,以朗读的形式让学生与文本互动,最终达到无需教师讲解,学生都能深刻理解,全面把握诗词所包含的感情,这是单靠教师分析讲解难以达到的。

二、利用问答错误,促成课堂生成

《课标》在阅读目标中提到:要使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课堂就是引导学生去理解文章,感悟内涵的大空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本理解无论正确与否都是正常的,出现错误有时并不是坏事,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一“错误”所带来的契机,赋予它特有的价值,为我所用。当学生的思想与教师不一致,甚至偏离文本原意时,教师要有耐心,不轻易打断它,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改正,把纠正错误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生成正确的认识;或引发学生对问题的重新审视,激发学生对话交流,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理解更趋于正确、深入、全面,以体现良好的、动态的生成式教学。在教学中我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时,常常发现一部分学生的回答不得要领,偏离主旨,这时我不急于评价而是在聆听中发现问题的所在,找到最近区间,用巧妙的语言,再设置一两个过渡性的问题,他们就水到渠成的找到了最佳的答案,有时他们的回答精妙绝伦,启人心智。

三、激发学生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积极表现。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善于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给他们创设情景,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要让学生会“疑”、爱“疑”,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把提问题的权力交给学生,使原先教学过程中的单向交往变成多向交往。这样课堂才会充满活力,课堂教学结构才能得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如教朱自清的《春》时,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第一自然段后,根据语境提问。有一名学生问:老师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用了两个“盼望着”,是不是有点重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此问题一出引起了学生的探究的兴趣。我让其他学生思考,有的学生说:“老师我看了作者写本文时他的妻子去世了,他心情不好,文章不仅仅写的是对春天的盼望,还是对美好生活的盼望”。我教了好几遍了,还从未见过这样的答案,听了他的回答后,我高兴地表杨了他。无疑这一见解是新颖的,是富有创造性的解读了。学习就应该这样,不能墨守陈规,不能人云亦云,而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一知识的生成丰富了课堂学习的内容,也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

四、引导学生反思,提升生命感悟

成功的课堂必定是动态生成、流程灵活的课堂,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元交流与互动中,将会生成大量的信息。面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需要教师进行筛选点化,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功能。利用教学反思、教学批判等手段,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升对文本的生命感悟。在学了《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后,我问学生:课文中的秦王难道就是这样的形象吗?唐雎难道能将剑带进秦宫吗?学生一时无语,经过思考后学生得出了有价值的答案,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当然教学预设远不止这些,还要设想各种学情的变化。因为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他们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各不相同,课堂上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预测可能发生的一切课堂变化,并思考对策,然后储存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的空间中,去激发、去诱导,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发挥他们的个性,形成开放性的思维。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变得宽松,使学变得愉快,就一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宁夏中宁县大战场中学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china.cn),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写作指导的机构。本站提供一体化论文发表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国家级论文/核心论文/CN论文。

投稿邮箱:lunwenchina@126.com

在线咨询:189308598(QQ) 

联系电话:15295038855(徐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0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