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剧演唱中人物分析的导入
摘要:本文提出音乐剧演唱中人物分析导入的重要性,概述人物分析导入的必要性及运用,以了解剧本、了解角色、人物分析导入实践于演唱中为方法,最后举出实例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音乐剧、人物分析、角色
在音乐剧演唱中,大多数演员会着重于演唱技巧方面的训练,强调呼吸、语言、节奏、声音等等,而忽视了剧目中所属人物的分析。这样的训练即使能让演唱者完整准确地展现娴熟的声音技巧,却往往失去了歌曲演唱的核心,即:角色的塑造。成为没有“演”只有“唱”的“唱匠”式表演。完整的音乐剧声乐表演可以被定义为“感情的述记术”、“情绪的语言”和“戏剧的旋律、节奏与和声表达”,这就要求演员不能抽离对剧情和角色的了解闭门造车,而要通过人物分析的导入,节制而又贴近角色的内心世界,以剧中人的身份进行演绎,通过优美的音韵,动人的旋律表达深切的情感。
一、人物分析导入的必要性
一部完整的音乐剧是由戏剧、歌唱、舞蹈三要素紧密结合而成。斯蒂芬.桑坦曾说:“音乐剧歌曲的创作必须围绕戏剧和人物展开。”任何歌曲的演唱都是根据唱段的戏剧需要从角色情感需要出发,以情节的展开和剧中人物的形象为基础,严格要求演员紧紧围绕故事和角色进行演唱。因此演员必须牢记,在任何时候他都不是自己在演唱,而是作为角色在演唱。只有成功的塑造好角色,演唱才能有“灵魂”。不是简单的脱离剧目进行演唱,而是对剧目中人物性格及行为进行分析概括,这对于刻画人物性格,创造舞台的形象美十分重要。
二、人物分析导入的运用
1.
了解剧本。
剧本是一部音乐剧最为关键的重要载体,剧本的其他元素都以它为依托展开。任何一部音乐剧作品里音乐、舞蹈、歌曲的呈现,必须有戏剧理由,与作品剧情自然有机的结合。可见,演员与剧本有着密切的联系,剧本是演员创作的重要依据和开始阶段,认识和理解剧本及直接所要扮演的角色,成为创作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充分的了解分析剧本,有利于正确的人物情感体验,塑造戏剧艺术形象,传达人物情感,感染观众,从而完整完成音乐剧表演。因此,演员在创作过程中,对剧本进行综合的分析是进行演唱的第一步。
演员通过初读剧本,需要了解到剧本的主要内容,时代背景与规定情境,通过中心事件与矛盾冲突,分析剧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并如何展开。理解剧作家的创作思想及意图,清楚剧作家的各类艺术元素在整个剧本中的歌舞线索。体会剧本具有现实意义的情感表达,演员的剧本分析在深入挖掘思想内涵的同时,一定要在初读剧本及反复阅读剧中捕获感性的心灵触动,以之引发观众的共鸣。
2.了解角色。
对演员来说,要能在剧本中看到角色的形象,听到角色的声乐,闻到角色的气息,感觉到角色的心跳,看到角色的行动。了解角色的性质和意义,如此调动“眼耳鼻舌身意”感同生受地渗透剧本了解角色,剧本人物关系已然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再由演员融会贯通之后表演出来。
首先要想塑造真实可信的人物角色,演员需要收集关于角色相关背景的详细资料,掌握角色的基本特征,年龄、职业、性格特点等进行细致分析,一些年代久远的人物角色甚至需要对相关人闻历史的熟谙来强化演员对角色的认识,从而在声乐演唱中更好地贴近角色。其次了解角色的性质和意义,分析他在剧情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音乐剧中的人物是与其他角色和整体剧情中的密切关联的部分,是整个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角色与诸多的人物关系的定位以及剧中场景转换的把握相当重要,有助于演员把握人物形象的倾向性和表现生活真实的基本能力,为演员神似的表演提供了更易显得真实的有利条件。
3.人物分析导入实践于演唱中
首先,演员需要“入戏”地“舍我”,“无我”地隐入角色中,我即是角色,角色即是我,最后达到合二为一地境界。然后,将唱词用台词方式朗读有利于加强演员对音乐剧歌曲声乐表演中的戏剧性认识,避免演员不明就里的泛歌舞主义表演。通过精心规划唱词的结构,调整好“起、承、转、合”的语气变化,运用合理的句式来组织语言,加深体会和认识,把握好轻重缓急的节奏感,突出台词深层次含义,这样,即使是纯粹的朗诵也给人强烈的乐感。
与此同时演员应该深入感受与体会角色的情感起伏,仔细分析角色的行为动机和情感特征,让自己的肢体和情感尽可能贴近角色,这就要求演员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去思想、企望、乞求和动作。把戏剧人物的酸甜苦辣用喜怒哀乐的情感波动转化为艺术的一部分,实现演员与角色合一的艺术效果。演员通过在表演中再现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和这种情景中的人物感情,创造一种最贴近生活特色的现实主义表演。
最后,唱词与唱情的结合,也是剧中人物思想感情和演员艺术个性的高度结合,是演员在演唱中对感情、语言、语气、声音、演唱等种种表达手法和技巧的综合运用。只有在声乐演唱中找准角色的感觉反反复复进行演唱试验,感情饱满、技巧纯熟地将角色的情感特征和性格特征通过演唱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才能达到声情并茂扣人心弦。
三、演唱实例中的人物分析导入
下面我们将以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唱段《I dreamed a dream》(我曾有梦)为例
进行人物分析并结合实践演唱为例。
音乐剧《悲惨世界》是由法国音乐剧作曲家曲劳德-米歇尔·勋伯格和阿兰·鲍伯
利共同创作,改编自维克多·雨果德同名小说。故事以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起义为背
景,讲述了主人公冉阿让在多年前因为家人没有食物而去偷面包遭遇重判,假释后准备
重新做人却遭遇种种困难的艰辛历程。唱段《I dreamed a dream》出现在第一幕,是由
剧中女主角芳汀演唱。芳汀是冉阿让厂里的一名女工,因为遭遇怀了男友的孩子却被抛
弃,生活的困窘使得她不得不将女儿寄养到酒馆老板的家中,自己为了能定时给女儿寄
生活费独自来到巴黎谋生。可是因为私生女的事情被同事揭发被赶出了工厂,芳汀失落
忧伤地缓缓唱起了这首歌曲。
歌词大意为:
曾有一度人们是善良的
那时他们的声调温柔字语动人
曾有一度爱情是盲目的
世界就像一支动人的旋律
那是过往的时光了啊后来一切都变了
我梦见在梦境中过往的时光
保持着崇高的盼望生活充满了生命力
我梦见爱永不止息
我梦见了上帝的宽容
那时的我年轻无惧梦想被破灭也被磨灭
无缘由的挥霍
未唱的歌未尝的酒啊
而老虎总是在夜晚出没
它们的低吼犹如暗雷低回好像在哀悼你的希望被摧毁
并扭曲使你的梦想蒙羞
他整个夏天在我的身旁安睡
他使我的每天充满无比惊奇
他关照我的童年进展
但当秋天来时他却离开了我
直至如今我仍梦想着他将回到我身旁
梦想着我们可以一起度过美好时光
但中心梦想不会成真了我们也经不起这些狂风暴雨
我的梦想曾经即将实现与我悲惨遭遇大异其趣
相信现在使这么的不同现在的生活扼杀了我做的梦
这首芳汀的内心独白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在男权社会下,女性如何受到社会不公对待
的悲惨命运。此曲在歌词内容、节奏速度变化、调性转换上都与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复杂
的内心思绪的波动紧紧相扣、交相呼应。这就要求演员在演唱过程中必须在相应的起承
转合中,表现出这首歌曲中丰富的故事画面感、音乐旋律的层次感以及人物复杂情绪波
动的真实感。
音乐一开始,芳汀回忆起曾经年少青春时期的美好,那时的她有爱人的陪伴,把酒
言欢,无歌不唱,生活充满着阳光与幸福,此时可以用平稳、纯净、柔美的声音以轻诉
的方式演唱,以展现芳汀心中曾无限向往的美好爱情与幸福生活。伴随和弦的转换调性
随之改变,音乐上暗示着芳汀命运的不幸开始,希望被撕破,梦想被中断,此时演唱时
应该注意进行音色、语气、音量以及力度的细微调整,音色略微偏暗、偏厚,语气随着
节奏的紧促与歌词内容的变化随之紧张、不安,随后伴着音乐的逐步递进以及芳汀表达
着对现实的不满充满着既怨恨又无助的复杂情绪,音色继续增厚却逐渐明亮,语气也逐
渐增强,呼吸跟紧以将人物的态度、情绪及音乐的语言齐达高潮。紧接着芳汀想到曾经
的爱人与念念不舍的女儿,似乎还存有一丝希望可又被现实的残酷所禁锢。此时的她几
近绝望,内心充满无比的失落与无奈。
结语:通过人物分析导入音乐剧演唱后,丰满了角色形象,精确的进行角色塑造,
更好的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反映社会矛盾及现实生活,才能顺利地使表演真正灵动起,
呈现出台上台下皆在“入戏”的状态,带给观众视听及心理震撼。
参考文献:
[1]张旭、文硕《音乐剧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2]文硕、杨佳、彭媛娣《音乐剧表演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0
[3](法)雨果李玉民译《悲惨世界》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