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结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疗效观察
热度0票 浏览122次
时间:2011年7月21日 09:56
【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方法,观察半夏泻心汤结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1例采用西医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 41例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加用中药半夏泻心汤。比较两组总疗效、幽门螺杆菌阴转率、血清胃泌素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血清胃泌素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结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能够提高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综合疗效。快速论文发表
【关键词】胃炎;幽门螺杆菌;中西医结合疗法;三联疗法;胃泌素快速论文发表
快速论文发表
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Hp是最常见的重要致病菌之一,普通人群Hp感染率为50% ~60%,根除Hp可降低胃炎的复发率及肿瘤的发生率[1]。如何治疗慢性胃炎、降低Hp的感染,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为了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2009年2月~2011年1月我们采用中药半夏泻心汤结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41例,并与单纯西医三联疗法的41例比较,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Hp相关性胃炎患者82例 ,都是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 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标准 ,均经电子胃镜及病理组织学黏膜活检确诊,并经快速尿素酶检查证实Hp均为阳性,排除疑似病例、消化系大出血、幽门梗阻、穿孔、胃癌,无消化系手术史,且均排除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4周内未使用质子泵抑制剂、H 受体拮抗剂、铋剂、胃黏膜保护剂、抗生素、益生菌者;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胃络瘀血、脾胃虚寒 4个证型,西医分为浅表性胃炎、浅表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反流性胃炎 4型。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41例,男 29例,女 12 例;年龄 24~68岁,平均36.5岁;病程 6个月-5 a);浅表性胃炎21例,浅表萎缩性胃炎1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 7例,反流性胃炎3例。脾胃湿热型 23例,肝胃不和型10例,胃络瘀血型5例,脾胃虚寒型 3例。对照组 41例,男 28例 ,女 13例;年龄 26—65岁,平均38.5岁;病程 5个 月 ~6 a;浅表性胃炎 22例,浅表萎缩 性胃炎11例,慢性糜烂性胃炎6例,反流性胃炎 2例。脾胃湿热型24例,肝胃不和型 9例,胃络瘀血型 6例,脾胃虚寒型 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类型、证型分布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 :奥美拉唑 20 mg,每 日2次口服;阿莫西林 I.0 g, 每日2次口服; 替硝唑片 0.5g,每 日2次,早、晚餐后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处方:半夏 9 g、 黄芩 9 g、干姜 9 g、党参 9g、黄连 6 g、甘草 6 g、大枣 3枚 ;辨证加减:脾胃湿热型加苍术、蒲公英;胃络瘀血型加蒲黄、三七;肝胃不和型胃脘胀痛连及两胁者加柴胡、香附、佛手各10 g;脾胃虚寒型加黄芪、生姜各9 g;泛酸者加乌贼骨6 g;伴腹痛者加延胡索 10 g;呃逆者加竹茹、紫苏梗各9 g;嘈杂者加乌梅6 g;胃脘灼痛大便干结者加枳实、大黄各10 g;胃脘冷痛、大便稀溏者减黄芩,加吴茱萸、肉桂各 6 g;;进食后疼痛伴嗳腐吞酸者加建曲、乌贼骨各 10 g。每日1剂,水煎分 2次服。两组疗程均均为 2周 。
1.3 血清胃泌素及Hp测定:晨起空腹在胃镜检查前后取静脉血 2 mL,离心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分析方法测定。治疗前后进行胃镜检查查,做胃窦部活检组织尿素酶试验。尿素酶检测结果呈阴性,则判定为HP根除。
1.4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 :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胃镜示急性活动性炎症消失 ,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 ,腺体的萎缩、肠化、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胃酸分泌正常,胆汁反流消失;显效 :主要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慢性炎症好转,复查胃镜示急性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腺体的萎缩 、肠化 、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减轻 2个级度以上,胃酸分泌和胆汁反流改善;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复查胃镜胃黏膜病变范围缩小 1/2以上,急慢性炎症有所减轻,腺体的萎缩、肠化、异型增生减轻;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采用 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X±s表 。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和8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 (P<0.05)。见表 1。
表 1两组疗效比较例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Hp转阴情况:治疗组转阴38例,占92.7%,对照组转阴 32例,占7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血清胃泌素测定结果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水平分别为 (15.12±2.65) g/L和 (6.03±3.05)txg/L,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水平分别为(15.63±2.57) g/L和(8.04±3.25)p,g/L。两组治疗后血清胃泌素水平均明显下降 (P均 <0.01),治疗组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3 讨论
Hp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病原体,将人类作为唯一宿主,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中Hp感染率 80%~95% ,感染后很难自发清除[2]。其特点是胃黏膜反复发生慢性炎症改变,胃腺体萎缩减少,黏膜层特异性再生,长期感染后部分患者可发生胃黏膜萎缩和肠化和/或不典型增生,一旦胃黏膜发展到中、重度萎缩并中、重度肠 化和/或不典型增生时,易引起胃黏膜癌变。根除Hp可以 有效改善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病变,并预防复发,是治疗 Hp相关性胃炎有效的方法。
Hp感染引起胃泌素增高的机制可能是:Hp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局部产生的氨通过脂质膜的扩散,引起细胞损害,进而导致胃窦部黏液、黏膜屏障受损,胃上皮表面 pH值升高。Hp在胃上皮化生的黏膜上定植造成炎症和溃疡,由于胃窦炎 症的加重,分泌生长抑素减少,使胃酸分泌增高,Hp感染也刺激胃上皮细胞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又刺激胃窦分泌胃泌素,引起胃泌素升高。
Hp感染引起的胃炎多随着Hp的根除而好转或痊愈,所以对其治疗主要是根除 Hp。一般常用西药治疗,目前有多种被推荐为一线治疗方案Hp根除方案都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三联疗法。其疗效虽尚可,但是由于细菌耐药、依从性差、疗程偏短、不良反应、胃内细菌负荷量、tag A基因以及吸烟史等种种因素。在采用各个一线方案中,仍有20%~30% Hp感染患者未能得到有效根除[3]。并且单纯西药治疗随着 Hp根除率的增高,其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
Hp相关性胃炎属中医学 “胃脘痛 ”、“痞证 ”、“嘈杂”等病证的范畴,多与饮食不节有关,脾胃升降失司,寒热虚实错杂,邪气旺盛,正气不衰,邪正相争。肝胃不和、脾胃湿热,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期。因此治疗 Hp相关性胃炎以扶正祛邪、清热除湿 、健脾和胃法为主要原则。半夏泻心汤出自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撰《伤寒论》,具有和胃降逆止呕、苦寒泻热、辛温散寒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半夏泻心口服液通过健脾益气、调整全身和胃黏膜局部的屏障,清除Hp,提高机体防御机能。迅速清除和缓冲代谢产物,促进损伤黏膜和萎缩腺体的再生和修复。
我们应用半夏泻心口服液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改善了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增强了西药对 Hp的根除率,减少西药的耐药性,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我们研究证实,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可以提高总疗效,提高Hp转阴率,减少胃泌素,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廖履坦,杨秉辉,等.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87-1896.
[2]李静芸.慢性 胃炎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实用 中医内科杂志,2006,20(6):579.
[3]胡伏莲.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中的临床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9):713-715
【关键词】胃炎;幽门螺杆菌;中西医结合疗法;三联疗法;胃泌素快速论文发表
快速论文发表
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Hp是最常见的重要致病菌之一,普通人群Hp感染率为50% ~60%,根除Hp可降低胃炎的复发率及肿瘤的发生率[1]。如何治疗慢性胃炎、降低Hp的感染,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为了探寻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2009年2月~2011年1月我们采用中药半夏泻心汤结合西医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41例,并与单纯西医三联疗法的41例比较,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Hp相关性胃炎患者82例 ,都是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 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标准 ,均经电子胃镜及病理组织学黏膜活检确诊,并经快速尿素酶检查证实Hp均为阳性,排除疑似病例、消化系大出血、幽门梗阻、穿孔、胃癌,无消化系手术史,且均排除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4周内未使用质子泵抑制剂、H 受体拮抗剂、铋剂、胃黏膜保护剂、抗生素、益生菌者;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胃络瘀血、脾胃虚寒 4个证型,西医分为浅表性胃炎、浅表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反流性胃炎 4型。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41例,男 29例,女 12 例;年龄 24~68岁,平均36.5岁;病程 6个月-5 a);浅表性胃炎21例,浅表萎缩性胃炎1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 7例,反流性胃炎3例。脾胃湿热型 23例,肝胃不和型10例,胃络瘀血型5例,脾胃虚寒型 3例。对照组 41例,男 28例 ,女 13例;年龄 26—65岁,平均38.5岁;病程 5个 月 ~6 a;浅表性胃炎 22例,浅表萎缩 性胃炎11例,慢性糜烂性胃炎6例,反流性胃炎 2例。脾胃湿热型24例,肝胃不和型 9例,胃络瘀血型 6例,脾胃虚寒型 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类型、证型分布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 :奥美拉唑 20 mg,每 日2次口服;阿莫西林 I.0 g, 每日2次口服; 替硝唑片 0.5g,每 日2次,早、晚餐后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处方:半夏 9 g、 黄芩 9 g、干姜 9 g、党参 9g、黄连 6 g、甘草 6 g、大枣 3枚 ;辨证加减:脾胃湿热型加苍术、蒲公英;胃络瘀血型加蒲黄、三七;肝胃不和型胃脘胀痛连及两胁者加柴胡、香附、佛手各10 g;脾胃虚寒型加黄芪、生姜各9 g;泛酸者加乌贼骨6 g;伴腹痛者加延胡索 10 g;呃逆者加竹茹、紫苏梗各9 g;嘈杂者加乌梅6 g;胃脘灼痛大便干结者加枳实、大黄各10 g;胃脘冷痛、大便稀溏者减黄芩,加吴茱萸、肉桂各 6 g;;进食后疼痛伴嗳腐吞酸者加建曲、乌贼骨各 10 g。每日1剂,水煎分 2次服。两组疗程均均为 2周 。
1.3 血清胃泌素及Hp测定:晨起空腹在胃镜检查前后取静脉血 2 mL,离心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分析方法测定。治疗前后进行胃镜检查查,做胃窦部活检组织尿素酶试验。尿素酶检测结果呈阴性,则判定为HP根除。
1.4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 :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胃镜示急性活动性炎症消失 ,慢性炎症好转达轻度 ,腺体的萎缩、肠化、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胃酸分泌正常,胆汁反流消失;显效 :主要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慢性炎症好转,复查胃镜示急性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腺体的萎缩 、肠化 、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减轻 2个级度以上,胃酸分泌和胆汁反流改善;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减轻,复查胃镜胃黏膜病变范围缩小 1/2以上,急慢性炎症有所减轻,腺体的萎缩、肠化、异型增生减轻;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采用 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X±s表 。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和8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 (P<0.05)。见表 1。
表 1两组疗效比较例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Hp转阴情况:治疗组转阴38例,占92.7%,对照组转阴 32例,占7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血清胃泌素测定结果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水平分别为 (15.12±2.65) g/L和 (6.03±3.05)txg/L,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水平分别为(15.63±2.57) g/L和(8.04±3.25)p,g/L。两组治疗后血清胃泌素水平均明显下降 (P均 <0.01),治疗组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3 讨论
Hp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病原体,将人类作为唯一宿主,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中Hp感染率 80%~95% ,感染后很难自发清除[2]。其特点是胃黏膜反复发生慢性炎症改变,胃腺体萎缩减少,黏膜层特异性再生,长期感染后部分患者可发生胃黏膜萎缩和肠化和/或不典型增生,一旦胃黏膜发展到中、重度萎缩并中、重度肠 化和/或不典型增生时,易引起胃黏膜癌变。根除Hp可以 有效改善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病变,并预防复发,是治疗 Hp相关性胃炎有效的方法。
Hp感染引起胃泌素增高的机制可能是:Hp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局部产生的氨通过脂质膜的扩散,引起细胞损害,进而导致胃窦部黏液、黏膜屏障受损,胃上皮表面 pH值升高。Hp在胃上皮化生的黏膜上定植造成炎症和溃疡,由于胃窦炎 症的加重,分泌生长抑素减少,使胃酸分泌增高,Hp感染也刺激胃上皮细胞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又刺激胃窦分泌胃泌素,引起胃泌素升高。
Hp感染引起的胃炎多随着Hp的根除而好转或痊愈,所以对其治疗主要是根除 Hp。一般常用西药治疗,目前有多种被推荐为一线治疗方案Hp根除方案都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三联疗法。其疗效虽尚可,但是由于细菌耐药、依从性差、疗程偏短、不良反应、胃内细菌负荷量、tag A基因以及吸烟史等种种因素。在采用各个一线方案中,仍有20%~30% Hp感染患者未能得到有效根除[3]。并且单纯西药治疗随着 Hp根除率的增高,其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
Hp相关性胃炎属中医学 “胃脘痛 ”、“痞证 ”、“嘈杂”等病证的范畴,多与饮食不节有关,脾胃升降失司,寒热虚实错杂,邪气旺盛,正气不衰,邪正相争。肝胃不和、脾胃湿热,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期。因此治疗 Hp相关性胃炎以扶正祛邪、清热除湿 、健脾和胃法为主要原则。半夏泻心汤出自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撰《伤寒论》,具有和胃降逆止呕、苦寒泻热、辛温散寒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半夏泻心口服液通过健脾益气、调整全身和胃黏膜局部的屏障,清除Hp,提高机体防御机能。迅速清除和缓冲代谢产物,促进损伤黏膜和萎缩腺体的再生和修复。
我们应用半夏泻心口服液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改善了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症状,增强了西药对 Hp的根除率,减少西药的耐药性,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我们研究证实,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可以提高总疗效,提高Hp转阴率,减少胃泌素,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廖履坦,杨秉辉,等.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87-1896.
[2]李静芸.慢性 胃炎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实用 中医内科杂志,2006,20(6):579.
[3]胡伏莲.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中的临床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9):71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