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模式创新研究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lunwenchina
热度0票 浏览192次
时间:2020年9月26日 13:51
文/冯功卓 张桓源 马思聪,武汉东湖学院
文章摘要:近年来,金融业积极探索满足“三农”的多元化融资需求,改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分析了财政支持对创新农村产业振兴模式的意义,指出了当前农村产业振兴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金融支持;“1+N”信贷模式1 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模式创新研究的重要意义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安排,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体抓手。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优先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使农村振兴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振兴农村产业业是首要任务,通过振兴农村产业,我国农业可以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提供更好的市场,更稳定的外汇贡献,以实现高水平的经济发展并实施“农业强国”的基本目标。
探索金融可以更好地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有助于农村振兴模式的创新和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振兴农村产业,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业富裕,农村富裕,才能实现“农民富裕”的根本目标。
2 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
2.1 信贷体系面临新的挑战
乡村产业的信用贷款大部分较小,但贷款数量较大、地区分散,由于贷款主要是农民,因此难以支付较高的利率,导致商业机构在乡村产业进行信用贷款时表现极为困难。随着乡村产业项目的增多和融资需求的增加,农村信用信息的缺乏和市场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在乡村产业战略中尤为重要。在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对金融贷款的了解还不够清楚,甚至被认为是国家的经济援助。农村信用社应成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主要承担者。就农民本身而言,产权和物权的不完善使农民难以向银行贷款。由于没有抵押,许多农民的房屋没有产权,土地是集体的。因此,银行没有办法在没有贷款的情况下提供这种抵押,农民只能寻求担保公司。由于风险,一些担保公司不愿实际向农民提供贷款。
2.2 融资总量大,融资模式缺乏创新
在这方面的第一个问题是资本供应不足。个体农户主要是银行信用贷款,贷款额小,期限短。其次,供应成本高。由于经营实体分散程度更高,因此对单个实体的总体需求要小于企业,从而导致资本成本增加。例如,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年利率通常约为 10%。
与企业相比,融资成本明显较高。引入农村产业振兴战略后,各地出现了大量的农村振兴项目,融资总额巨大。但是,这些项目通常是市级和县级的区域项目。当地投融资企业的数量和资金有限,负债很高。但是,在现有的投融资模式下,银行介入农村产业振兴项目更加困难。
2.3 乡村产业振兴主导力量存在的问题
行政力量很难解决对农村工业振兴战略的财政支持。2014 年,国务院发布第 71 号文件《关于指导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表明各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和平台。
为农村财产转让交易提供有效服务,并通过采取购买社会服务或公益性工作等措施,支持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建立农村产权转让交易和管理信息网络平台。相反,一些率先引入社会服务的贸易中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交易中心通过政府建立的平台,利用行政权力促进当地土地集聚,并通过在线平台等渠道向国内市场展示一些本地资源产品,通过在线流量和渠道使交易量增加一倍。其中,政府并没有率先在在线上支持现实生活中的这些农村产业,而是依靠在线和在线平台产业取得一些成功。
3 金融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模式创新的具体措施
3.1 推广使用“1+N”信贷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金融模式的不断创新,“1+N”信贷模式可以灵活运用循环贷款,无缝贷款和贴现贷款的方式,着重于金融服务全过程的研究。农业生产,积极发展连锁金融服务,该模式着眼于绿色、优质、特色农业的发展趋势,大力支持农村产业链各环节的协调发展。“1+N”信贷模式开创了新局面,领先的信贷贷款方法与多种相关的信贷方法相结合。例如,“金融+教育”可以帮助贫困学生“实现大学梦想”;它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为基础,确保及时发放助学贷款,有效解决贫困生入学问题。“金融+农业”,帮助贫困农民“实现梦想”;“金融+文化”,帮助基层青年实现“创业梦想”;“财务+社会保障”帮助失地农民“鼓舞旧梦”。
3.2 加快传统乡村金融模式改造
主要是建立信息共享、交流和交易机制跨部门、地区、行业,要突破不同的机构、公司和部门之间的信息闭塞,并以丰富的“三农”主营业务信息的来源、尺寸和频率,成立专业队伍,投入专项资金,联合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农民商品交易市场,开展试点数据收集的数据收集,促进“三农”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基本信息的重点,如农村低保群体和小微企业等基础信息的收集、处理和评估工作,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奠定基础。在网络平台方面,有必要深化平台建设,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基础,加快传统农村金融模式的转变。一些金融机构可以使用互联网实现支付,为农村企业和居民提供融资,并提供保险服务以降低交易成本并提高效率。
3.3 优先发展绿色金融
生态宜居性是农村振兴的载体。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的改革已转向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对农业的财政支持也应改变,有必要支持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城市农业、循环农业和低碳农业及其他新农业产业和新形式农业。制定农业项目环境保护标准、制定农村绿色信贷准则,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扩大信贷项目中绿色农业项目信贷额度,增加绿色技术采用者和绿色农业生产信贷的可用性;积极发展农村绿色债券,利用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绿色期货和期权等多种绿色金融工具为农村绿色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降低融资成本。
【参考文献】
[1]陈龙.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探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郭晓鸣,张克俊,虞洪,高杰,周小娟,苏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与道路选择[J].农村经济.
[3]周立,李彦岩,王彩虹,方平.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