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摘要】 目的 根据神经内科工作特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方法 2005年7月—2010年3月对50名护理大专毕业生进行神经内科实习的临床带教。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带教老师自身的工作经验从护生及带教老师两方面进行认真分析和改进。结果 培养了护生以人为本,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位病人,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使护理带教质量不断提高。结论 这种方法增加了师生的相互了解,真正做到了因人施教,教学相长。
职称发表论文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临床带教;问题及改进
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化和延续。神经内科的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意识、精神、视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引发医疗护理纠纷[1]。基于神经内科的工作特点,就其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报告如下。
1 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护生方面
1.1.1 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 尽管医学基础课及护理基本理论和操作是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必须要掌握的课程,但神经系统知识较其他内科系统知识更复杂难记忆,很多内科教材中只是简单陈述,学校授课时更是较少,导致护生进入神经内科实习不能将以前学过的解剖、生理、病理等知识与疾病联系起来。对疾病的认识是“老师说是什么病就是什么病”,没有将这种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要点融会贯通。
职称发表论文
1.1.2 理论与实际结合差 护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课程较紧,大部分课程到临床实习时已经生疏,且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理论多,实践少,部分操作技能不能亲手操作或操作不熟练,部分教科书内容与临床实际情况脱节, 当今新的护理用品的广泛应用, 护理操作方法的改进, 高档仪器设备的引进, 许多专科护理新技术、新项目更使护生望而生畏。
1.1.3 护生角色认识模糊 部分护生刚进入临床实习时对自身的角色分辨不清。多数护生对自身的“学生”角色过于依赖,担心操作失败,患者不满意,不愿动手进行护理实践;少数学生则过于强化自己的“护士”角色,对于各种操作,无论做过与否都勇于尝试。
1.1.4 护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安全意识不强 护生在校时很少接受法律知识教育,对自己应负的法律责任不明确。所以在实习中不注重护理与法律的关系,不能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待自己所从事的护理工作,说话做事不够严谨,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1.2 带教老师方面
1.2.1 教师自身素质问题 带教老师缺乏综合知识的积累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部分人员专业思想不稳定,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1.2.2 带教时间与精力不足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护士编制紧缩,神经内科基础护理工作量大,再加上各种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 患者住院周转率的提高, 对护理要求提高, 使护理工作量极度饱和, 每天忙于临床的护理工作, 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耐心的指导学生。
1.2.3 带教方式陈旧 带教老师的带教方式陈旧,只重视对护生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及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患者的感受和权利,比如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
职称发表论文
2 改进
2.1 推选素质优良的带教老师 带教老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护生的实习效果,本科要求带教老师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 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技术过硬,具备较高带教能力和授课能力,由护士长推选,经护理部审核后才从事带教工作。
2.2 提高带教老师待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本科自2005年接受临床教学工作以来,对带教老师每月均有经济补助, 护理部向临床带教老师有倾斜职称晋升政策。安排一对一带教形式,老师上什么班同学就上什么班,无论白班还是夜班同学都只跟随同一名带教老师。这样既有利于护生系统化学习专科知识,又增加了师生之间了解,有助于带教老师根据护生学习能力合理安排实习进度。
2.3 理论结合实践的临床教学 详细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实习大纲要求,结合神经科疾病特点制定,安排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及护理教学查房,尽可能多地提供实践机会,使护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渐完成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准确的过程。
2.4 系统的临床带教
2.4.1 加强护生的岗前培训,培养法律安全意识 护生进入临床前,由护理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职业素质、心理学知识、法律知识培训等,并在临床实习期间带教老师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尊重患者的权利,使护生及早树立法律观念,尽职慎独,加强工作责任心。
2.4.2 入科教育 带领护生熟悉病区环境、病房结构、治疗室、处置室、抢救药品 、物品、设备的位置及相关要求,介绍科室的专业特点、宣讲实习计划以及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情况等,消除护生的陌生感,增加自信心,为实习工作打好基础。
2.4.3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知识专题讲座 挑选科内理论扎实 、临床经验丰富 、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每周对护生进行神经内科疾病护理知识专题讲座[2],如:神经内科常见病病因。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健康宣教,出院指导以及常用药物的用法及用药注意事项等给予指导。
2.4.4 带教老师在协调“护”“生”的角色冲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要认识到护生的角色重点在老师面前是“学生”,在患者面前是“护士”。带教老师应在护生与患者接触之前,教师应充分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或在指导下完成工作,鼓励她们大胆实践,并保证患者的安全。另外,带教老师还应多与患者沟通,在其面前,强化护生“护士”的角色,消除其顾虑,顺利完成临床实习。
2.4.5 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 带教老师从护生进科起就要带领她们一起为患者做入院评估,连续的健康教育可融洽护生与患者的关系,使患者愿意配合护生实践操作,指导护生手把手练习,并逐渐做到放手不放眼,在每工作结束后,帮助护生回忆当天所学的知识,鼓励其记录临床笔记,将从而加深护生对临床知识的理解掌握。职称发表论文
2.5 出科考核 护生出科前一周在护士长指导下进行神经内科常用护理知识考试及操作考核,了解护生对神经内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考核合格方能填写实习手册。
2.6 实行带教双向评估制度 老师从德、体、能、责、勤等方面培养和考评学生,学生从老师的带教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带教能力、教学讲课、教学查房及提问等方面考评老师[4]。这样做既让护生了解自身不足,及时纠正不断提高,又让带教老师了解教学情况找出缺陷,不断完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3 讨论
通过发现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定对策予以及时的更正,使护生对患者的服务意识增强了,对护理工作意义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加深 , 全部护生均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神经内科护理的要领。与此同时,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率及临床护理质量随之提高 [5]。在神经内科实习期间,由于一对一的带教,增加了师生的相互了解,真正做到了因人施教,教学相长。培养了护生以人为本,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位病人,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使护理带教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文国,段春梅,宋景秀.浅谈影响神经内科护理带教的因素及对策.中国医疗前沿,2009,7(4):14.
2 李杰.神经内科护生带教方法探讨.现代护理,2009,8(6) 92-93.
职称发表论文
3 李娟,朱鑫华. 护生临床实习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中国伤残医学, 2008,16(2):82.
4 李晓霞.浅谈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华医学期刊网,2009.
5 李小妹,李小寒,刘素珍,等.护理教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97.
职称发表论文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临床带教;问题及改进
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化和延续。神经内科的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意识、精神、视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引发医疗护理纠纷[1]。基于神经内科的工作特点,就其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报告如下。
1 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护生方面
1.1.1 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 尽管医学基础课及护理基本理论和操作是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必须要掌握的课程,但神经系统知识较其他内科系统知识更复杂难记忆,很多内科教材中只是简单陈述,学校授课时更是较少,导致护生进入神经内科实习不能将以前学过的解剖、生理、病理等知识与疾病联系起来。对疾病的认识是“老师说是什么病就是什么病”,没有将这种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要点融会贯通。
职称发表论文
1.1.2 理论与实际结合差 护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课程较紧,大部分课程到临床实习时已经生疏,且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理论多,实践少,部分操作技能不能亲手操作或操作不熟练,部分教科书内容与临床实际情况脱节, 当今新的护理用品的广泛应用, 护理操作方法的改进, 高档仪器设备的引进, 许多专科护理新技术、新项目更使护生望而生畏。
1.1.3 护生角色认识模糊 部分护生刚进入临床实习时对自身的角色分辨不清。多数护生对自身的“学生”角色过于依赖,担心操作失败,患者不满意,不愿动手进行护理实践;少数学生则过于强化自己的“护士”角色,对于各种操作,无论做过与否都勇于尝试。
1.1.4 护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安全意识不强 护生在校时很少接受法律知识教育,对自己应负的法律责任不明确。所以在实习中不注重护理与法律的关系,不能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待自己所从事的护理工作,说话做事不够严谨,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1.2 带教老师方面
1.2.1 教师自身素质问题 带教老师缺乏综合知识的积累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部分人员专业思想不稳定,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1.2.2 带教时间与精力不足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护士编制紧缩,神经内科基础护理工作量大,再加上各种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 患者住院周转率的提高, 对护理要求提高, 使护理工作量极度饱和, 每天忙于临床的护理工作, 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耐心的指导学生。
1.2.3 带教方式陈旧 带教老师的带教方式陈旧,只重视对护生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及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患者的感受和权利,比如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
职称发表论文
2 改进
2.1 推选素质优良的带教老师 带教老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护生的实习效果,本科要求带教老师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 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技术过硬,具备较高带教能力和授课能力,由护士长推选,经护理部审核后才从事带教工作。
2.2 提高带教老师待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本科自2005年接受临床教学工作以来,对带教老师每月均有经济补助, 护理部向临床带教老师有倾斜职称晋升政策。安排一对一带教形式,老师上什么班同学就上什么班,无论白班还是夜班同学都只跟随同一名带教老师。这样既有利于护生系统化学习专科知识,又增加了师生之间了解,有助于带教老师根据护生学习能力合理安排实习进度。
2.3 理论结合实践的临床教学 详细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实习大纲要求,结合神经科疾病特点制定,安排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及护理教学查房,尽可能多地提供实践机会,使护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渐完成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准确的过程。
2.4 系统的临床带教
2.4.1 加强护生的岗前培训,培养法律安全意识 护生进入临床前,由护理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职业素质、心理学知识、法律知识培训等,并在临床实习期间带教老师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尊重患者的权利,使护生及早树立法律观念,尽职慎独,加强工作责任心。
2.4.2 入科教育 带领护生熟悉病区环境、病房结构、治疗室、处置室、抢救药品 、物品、设备的位置及相关要求,介绍科室的专业特点、宣讲实习计划以及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情况等,消除护生的陌生感,增加自信心,为实习工作打好基础。
2.4.3 神经内科疾病护理知识专题讲座 挑选科内理论扎实 、临床经验丰富 、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每周对护生进行神经内科疾病护理知识专题讲座[2],如:神经内科常见病病因。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健康宣教,出院指导以及常用药物的用法及用药注意事项等给予指导。
2.4.4 带教老师在协调“护”“生”的角色冲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要认识到护生的角色重点在老师面前是“学生”,在患者面前是“护士”。带教老师应在护生与患者接触之前,教师应充分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或在指导下完成工作,鼓励她们大胆实践,并保证患者的安全。另外,带教老师还应多与患者沟通,在其面前,强化护生“护士”的角色,消除其顾虑,顺利完成临床实习。
2.4.5 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 带教老师从护生进科起就要带领她们一起为患者做入院评估,连续的健康教育可融洽护生与患者的关系,使患者愿意配合护生实践操作,指导护生手把手练习,并逐渐做到放手不放眼,在每工作结束后,帮助护生回忆当天所学的知识,鼓励其记录临床笔记,将从而加深护生对临床知识的理解掌握。职称发表论文
2.5 出科考核 护生出科前一周在护士长指导下进行神经内科常用护理知识考试及操作考核,了解护生对神经内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考核合格方能填写实习手册。
2.6 实行带教双向评估制度 老师从德、体、能、责、勤等方面培养和考评学生,学生从老师的带教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带教能力、教学讲课、教学查房及提问等方面考评老师[4]。这样做既让护生了解自身不足,及时纠正不断提高,又让带教老师了解教学情况找出缺陷,不断完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3 讨论
通过发现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定对策予以及时的更正,使护生对患者的服务意识增强了,对护理工作意义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加深 , 全部护生均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神经内科护理的要领。与此同时,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率及临床护理质量随之提高 [5]。在神经内科实习期间,由于一对一的带教,增加了师生的相互了解,真正做到了因人施教,教学相长。培养了护生以人为本,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位病人,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使护理带教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文国,段春梅,宋景秀.浅谈影响神经内科护理带教的因素及对策.中国医疗前沿,2009,7(4):14.
2 李杰.神经内科护生带教方法探讨.现代护理,2009,8(6) 92-93.
职称发表论文
3 李娟,朱鑫华. 护生临床实习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中国伤残医学, 2008,16(2):82.
4 李晓霞.浅谈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华医学期刊网,2009.
5 李小妹,李小寒,刘素珍,等.护理教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