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问题分析与未来发展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发布者:田 野 刘裕巍 郑 昊
热度0票 浏览327次
时间:2014年11月21日 10:12
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问题分析与未来发展
田 野 刘裕巍 郑 昊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
【摘 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社
会实践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不断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 ; 要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 逐步实现组织模式从精英
实践向大众实践转化 ; 同时要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加大社会协同力度 ; 不断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运行机制和科学管
理体系。本文深刻分析了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向和趋势。
【关键词】高校教育 社会实践 问题分析 趋势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 服务保障支撑有待加强,社会协同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
一是实践活动经费来源有待拓宽。团组织对活动经费的筹措,目前主要来源于共青团工作经费或通过团组织向上级
争取经费,难以有效地利用大学生实践服务的品牌效应和社会效应取得社会公众的认同和支持。 [1]
二是缺乏必要的权益保障。从高校普遍的情况看,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的权利和义务是模糊的,一旦出现意外伤亡,
连法律也难以提供有效保护,而社会上把大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三是缺乏机会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受工作时间、地区、规模、内容及服务要求的限制,活动普及不够广泛,
很多大学生有热情、有意愿参与活动,但往往机会有限。
2. 学生参与面不够广泛由于社会实践的形成历史、组织实施体制、实践考核评
价体制、学校与社会之间需求不统一、组织者对实践目的理解片面等多方面的原因,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为主体开
展的“精英实践”是当前很多高校开展社会实践的主要组织模式。这种模式使得社会实践活动不能全面代表和反映最广
大的普通青年大学生的利益和要求。 [3] 因此“精英实践”组织模式正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它的弊端。
3. 对社会实践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是通过实际锻炼促进自身全面发
展,发挥特长,增长才干。但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性不高,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只是学校布置的任务,少数学
生的社会实践是走过场,简单应付,完成任务了事 ; 有的根本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只是找熟人单位盖上公章交份证明,
调查报告东抄西凑 ; 少部分学生家长对社会实践的作用认识不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认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而社会实践是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不同程度地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实际作用与意义,没把社会实践当作育人的重要措施。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依照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规律,未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方向和趋势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1在指导层面上,必须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以指导,将学生成长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达到教育效益与社
会效益的“双赢”结果。大学生社会实践既要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又要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
达到“双赢”的结果。一方的受益是不可持续的,双方受益才是长效的。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要从实际出发,把学生
的所能和社会的所需有机结合起来。2在运作层面上,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目标体系时,
要注意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保证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如果处理不好这个问题便会出现学生“想
下下不去”或“下去无作为”的现象。做到协调统一的关键在于教师,因为教师是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操纵者,掌控
着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所以作为理论教师应该经常性地随团指导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政工教师则应该不断地加强理论学
习,从而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3在管理层面上,将项目化与制度化相结合,探索社会
实践的长效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关键在于建设,动力在于发挥青年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力在于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制度。
第一,社会实践招标式运作。学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但在以往的工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层层指令性计划剥夺
掉了,学生夹在行政命令和活动之间,处于难堪境地。不突破这个难点,社会实践就难以跨越高位徘徊的怪圈。实行社
会实践招标式运作有三个方面内容 : 一是在形式上“自下而上”共同推进 ; 二是在内容上由专家建议、学生自主决定 ;
三是在活动机制上采取学生自己开展活动,自愿参加。第二,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把活动提升为项目,这不
仅有利于社会实践贴近学生,而且有利于从宏观上对社会实践活动加以把握和引导,在鼓励学生发挥专业特色方面能收
到良好成效。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能够把蕴藏在广大学生中间的无穷力量挖掘出来,共同营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投身社
会实践的良好氛围。第三,社会实践社会化推进。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符合党政所想、社会所急、青年所需的原则,尤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长期坚持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高校除应加
大资金投入外,还要积极鼓励广大团干部和学生解放思想,采取社会化的方式筹集活动资金,由团组织或学生设计实践
活动,由地方支持、企业或基金会出资协办的方式为社会实践筹资补血。
参考文献
[1]张超,纪尚革.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探析[J].科技信息,2008,(27)
[2]杜勇.对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8,(9)
[3]岳云强,肖银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初探[J].广西教育,
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