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的教学问题,那就是: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多。结果,学生被训练成考试的机器,一部分变成成绩优秀,缺乏个性,没有创新能力,缺少应变能力的“高分低能生”。在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教学原则。
一 实现有效教学的原因中国论文发表
在我们的课堂上存在许多教学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讲比少讲好;(2)形式越新颖越有效。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为追求师生互动,用“满堂问”来代替“满堂灌”;(3)时间投入越多越有效。拼时间,是目前不少中小学老师提高教学成绩的“法宝”。老师为社会、为国家培养的不是“考生”,而应是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靠苦学出来的学生,即使一时能获得较高的考分,但往往学习无后劲,日后也很难有大的发展。
二 有效教学的定义
有效教学,即师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教学活动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所以评价课堂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即为学生是否获得进步或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一般来说,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这些都是有效教学的特征,但最核心的还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从有效教学的特征不难发现,有效教学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准备时需要研究学生原有的认知准备和情感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学习的兴趣、动机的激发以及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的运用,适当的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实施,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其次有效教学充分重视老师在教学过程的地位和角色。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同时也明确了老师在教学中起激励、组织、引导、评价的角色。
三 实施有效教学的做法
1.树立有效教学的意识中国论文发表
一个老师绝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上。要懂得课堂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课堂上的无效是最大的无效,是对学生最大的不尊重、老师自己做无用功。要经常思考自己到底应该给学生一些方法和技巧,如何去教才最有效,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两眼只盯着教学成绩。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
老师的业务素质是决定有效教学能否实现的关键。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必须掌握教育教学的理论,我校每周有英语集体备课时间、教研课时间,每周一晚上进行业务学习。每月学校定期进行“六认真检查”,这样做有利于提高老师的自身业务素质,对实现有效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3.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一堂课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因此制定明确、恰当的三维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老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征,制定出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层次性的目标。一方面老师在三维目标的确立和教学过程的把握过程中,注意明确三维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有效地克服一刀切的弊端,这样的教学目标具有人性化的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4.精心备课中国论文发表
集体备课时,认真听取每位老师对教材的理解,特别是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教学构思,让其他老师评价、改正。自己要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让有经验的老师帮助自己。自己备课时,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目前,我们使用的新教材,起点高、难度大,老师必须花大气力研究教材,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某项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知识的前后联系,然后系统合理地设计课时、教学案例。另外,还要备学生。要了解学情,才能以学定教。了解学情,主要是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的起点和明确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十知道”,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环境、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特点、生活经验、个性差异、认知规律。了解的方法,如问卷调查,开调查会,或课前请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参加备课等。只有了解学生情况,教学才有针对性、有效性。
5.创设教学情境,树立服务意识
老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对学生要严而不厉、爱而勿溺,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6.坚持教学反思
坚持教学反思能提高老师的创新意识、专业化水平和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反思产生于问题,开始,老师对许多问题模糊不清,包括对什么是有效教学、什么是低效教学、什么是无效教学,老师知道的是模糊的,并不具体;肤浅的,并不深刻。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教学反思,让其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质疑自己的教学,找出教学中的低效或无效的问题,进行研究,最终提出新观念、新教法、新措施,使教学走向有效教学。我认为,要提高教学反思的能力,提高反思品质中的几个“度”是训练的方向,即反思要有广度、深度、高度、创新度、灵活度。实践表明:一个不会反思的老师,不可能在课程改革中转换老师角色,发展成为研究型老师、反思型老师,他的经验也是狭隘的、肤浅的,他的专业成长也将大受限制,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国论文发表
一 实现有效教学的原因中国论文发表
在我们的课堂上存在许多教学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讲比少讲好;(2)形式越新颖越有效。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为追求师生互动,用“满堂问”来代替“满堂灌”;(3)时间投入越多越有效。拼时间,是目前不少中小学老师提高教学成绩的“法宝”。老师为社会、为国家培养的不是“考生”,而应是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靠苦学出来的学生,即使一时能获得较高的考分,但往往学习无后劲,日后也很难有大的发展。
二 有效教学的定义
有效教学,即师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教学活动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所以评价课堂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即为学生是否获得进步或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一般来说,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这些都是有效教学的特征,但最核心的还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从有效教学的特征不难发现,有效教学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准备时需要研究学生原有的认知准备和情感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学习的兴趣、动机的激发以及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的运用,适当的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实施,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其次有效教学充分重视老师在教学过程的地位和角色。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同时也明确了老师在教学中起激励、组织、引导、评价的角色。
三 实施有效教学的做法
1.树立有效教学的意识中国论文发表
一个老师绝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上。要懂得课堂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课堂上的无效是最大的无效,是对学生最大的不尊重、老师自己做无用功。要经常思考自己到底应该给学生一些方法和技巧,如何去教才最有效,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两眼只盯着教学成绩。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
老师的业务素质是决定有效教学能否实现的关键。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必须掌握教育教学的理论,我校每周有英语集体备课时间、教研课时间,每周一晚上进行业务学习。每月学校定期进行“六认真检查”,这样做有利于提高老师的自身业务素质,对实现有效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3.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一堂课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因此制定明确、恰当的三维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老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征,制定出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层次性的目标。一方面老师在三维目标的确立和教学过程的把握过程中,注意明确三维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有效地克服一刀切的弊端,这样的教学目标具有人性化的特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4.精心备课中国论文发表
集体备课时,认真听取每位老师对教材的理解,特别是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教学构思,让其他老师评价、改正。自己要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让有经验的老师帮助自己。自己备课时,要加强对教材的研究。目前,我们使用的新教材,起点高、难度大,老师必须花大气力研究教材,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某项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知识的前后联系,然后系统合理地设计课时、教学案例。另外,还要备学生。要了解学情,才能以学定教。了解学情,主要是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的起点和明确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十知道”,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环境、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特点、生活经验、个性差异、认知规律。了解的方法,如问卷调查,开调查会,或课前请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参加备课等。只有了解学生情况,教学才有针对性、有效性。
5.创设教学情境,树立服务意识
老师在课堂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对学生要严而不厉、爱而勿溺,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6.坚持教学反思
坚持教学反思能提高老师的创新意识、专业化水平和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反思产生于问题,开始,老师对许多问题模糊不清,包括对什么是有效教学、什么是低效教学、什么是无效教学,老师知道的是模糊的,并不具体;肤浅的,并不深刻。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教学反思,让其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质疑自己的教学,找出教学中的低效或无效的问题,进行研究,最终提出新观念、新教法、新措施,使教学走向有效教学。我认为,要提高教学反思的能力,提高反思品质中的几个“度”是训练的方向,即反思要有广度、深度、高度、创新度、灵活度。实践表明:一个不会反思的老师,不可能在课程改革中转换老师角色,发展成为研究型老师、反思型老师,他的经验也是狭隘的、肤浅的,他的专业成长也将大受限制,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国论文发表